《金克木:书读完了》
在看第一遍的时候,粗略的看了一下大意,没太看明白,当看第二遍,边看变画思维导图的时候,看进入了,也才开始明白,原来读书还可以这样读。
在看金克木的介绍的时候,喜欢他在临终时候说的那句:“我是哭着来,笑着走”,这样的人生也就美满了。
再看惊讶于,在那个年代,他能够精通9门外语,反观现在的我们,学习一门英语就已经很吃力了,尤其现在的孩子,家长为了一门英语,更是从小花大价钱来培养。而金克木先生,不仅精通语音,还是个“杂家”,文理兼通,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
特别是他在85岁,这么高龄,还专门学用电脑,由此可见,他的成就应该和他对一切保有好奇心以及终身学习的心态密切相关。所以想对自己和孩子说:保持好奇心和终身学习,对你一生都受益。
这篇文章开头讲了金克木先生听到的一个轶事:历史学家陈寅恪和夏曾佑,两位有名的前辈都说:“书读完了”,说中国古书不过几十种。
他很好奇,究竟是哪几十种,也正是因为他的好奇心,促使他不断的探究,寻求答案、最终找到了答案:就是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这个答案,完全打破了我的认知,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要看看,到底怎样的读书,才算是把书读完了?
原来,书也是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国的古书不过几十种,因为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它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比如读《红楼梦》,一定是读它的原本,而不是别人的评论。
首先我们要从认知上去改变,认识到读基础书,读那可以读的几十种古书,对孩子的重要性,对未来人生的重要性,然后再了解,我们到底要读哪些书。
一、认知上的改变
1、古书易懂:这些基础书,多数都是十来岁孩子所能懂的,有故事性和趣味性(除《易》、《老》、外国哲学),只需稍加注释就能读懂。
2、一通百通:一部书读通了,后面就容易了。
3、观其大略: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不要去扣字句,讲道理。“观其大略”即可,“一揽子”读法,“不求甚解”,讲效率,不浪费时间。
4、孩子起读:一定要从孩子时候开始读,只管“输入”,会成为潜在的力量,大了再读,就很难了。
5、不用全读:难读的先跳过,浏览一下即可(例如:《史记》的《表》《书》、《文献通考》浏览即可)
6、必读原书:想了解外国文化,读外国人历来幼年受教育时的必读书,就可以。基础书是画画当中的“本人”,其它都是肖像漫画。
二、如何读书?读基础书
外国必读书:
西方文化《圣经》、西亚《古兰经》(伊斯兰教)、古罗马、古希腊
西方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狄德罗、培根、贝克莱、康德、黑格尔。
西方文学:《堂吉诃德》、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尔基。
读以上作者的书,有两点特别注意的一是要读作者的主要著作即可,二是即使不读原本也要读译本,不能只读故事提要和评论。
中国必读书:
读经书:我总结一下就是传统的四书五经以及道家的,都是必读的,读经你一定要有分析批判的读,让自己不至于囫囵吞枣,人云亦云。《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
子》、《老子》、《庄子》
读史书:《史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毕沅)、《文献通考》
读文学书:《文选》
不读这些基础书,你就很难打通任督脉,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读原书,了解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打下文化知识基础。为以后的常识打好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