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都源于一只猴子吗?也许吧 —— 聊聊《人类简史》(上)

都源于一只猴子吗?也许吧 —— 聊聊《人类简史》(上)

作者: 宫商徵角羽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20:34 被阅读0次

李世民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这样看来,历史的确有趣,很值得去咀嚼,去思考。国庆长假,别人都出去排队了,我就重温一下《人类简史》。本着一种只说世界观,不谈方法论的耍流氓精神,聊一聊这本书。

说到历史,突然想起了去年年底央视播出的《国家宝藏》。张国立的开场白——“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上下五千年”,初听着实令人激动。可如果把时间线再拉长一些,不难发现,五千年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可能也就那么一大会儿吧。大约在135亿年前,big bang后有了物质、能量、时间(物理学),而后的30万年,物质和能量开始形成分子和原子(化学);大约38亿年前,有些分子形成了有机体(生物学);大约7万年前,“智人”物种开始创造复杂的文化(历史学)。类似现代人类的动物,大约25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可以想象一下30万年前,东非地区群居生存的巨猿,除了会用石头和火(刚开始学会),比起其他动物可能也没什么特殊。而现在的我们,大概率就是源于这些不特殊。具体源于哪一天呢,那应该是6万年前的一天,人类的祖奶奶由一头母猿孕育落地,新的一页就此开始[1]。

时间轴

在我们所经历的变革中,三次工业革命肯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因为很容易找到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而工业革命之前的认知革命和农业革命,我认为也许更应该被铭记。认知革命绝对是一个转折点,它让我们祖先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它让我们的祖先“智人”利用“八卦”有效地组织起更大规模的社群(30人 -> 150人),淘汰掉地球上其他的类人属种。

关于组织规模,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接触过大公司(1000人以上)和初创小公司(200人以下)的话,很容易对其比较分析。人们常说,大公司看文化,小公司看领导,其实是有道理的。对于大公司而言,以经验而论,1/3系统 + 1/3数据 + 1/3个人能力的章法是可以维系的;而对于小公司而言,仅凭当面沟通,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对,基本靠吼就可以了。这和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不谋而合。在“智人”淘汰其他类人属种的过程种,仅靠“八卦”就可以有效地组织起150人左右的社群,横扫其他30左右成员的类人属种。而到了农业革命后,要有效地组织起更大规模的部落、城邦等就必须要有文化来支撑。

在人类社会的最初期,生活方式主要以采摘和狩猎为主。如果回到1.5万年前,应该到处都是150人左右的组织,他们早上吃苹果,中午吃玉米,晚上可能来一顿烤全羊。想一想,这日子也许还真挺特别,群居组织该有的差不多都有吧(文化,政治。。。)。而且老弱病残也不用担心生计,因为跟不上组织转移就会被杀掉或遗弃,所以组织人数也就是150人动态平衡。到了1.2万年前,人类发现了小麦、水稻、玉米等种植技术和牛羊等养殖技术。于是乎,便定居了下来,农业革命开始了。

在农业革命中,秩序和文字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从《汉谟拉比法典》到《独立宣言》,从古埃及象形文字到英文、汉语、阿拉伯数字,它让更多的人更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了城邦,王朝,帝国。这些显然可以完虐150人的采摘狩猎队,所以他们被淘汰了。

秩序和文字当然有效,可换一个微观的角度考虑,这些对单一个体而言,接受起来应该不会特别的容易。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有个熵的概念,它反映系统包含微观状态数的多少,可以看作是系统混沌程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述,一切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2],也就是向着熵增大的方向进行。简言之,就是没有外界操作,一切实际宏观过程都向着不规律的方向发展,也就是熵增大的方向。所以,本科时,热力学与统计力学老师才会说,“生命赖以负熵”。生命与社会,若要发展就必须有规则与秩序,否则就只能是一片自由的混沌。人类必须自律,利用秩序与文字来极大提高效率,从采摘和狩猎走向农业社会。本质上,这些规则是有利于整体系统和人类发展的,但对于个体,却不见得很舒服。 还记得那个段子吗?一个小孩子在哭着背乘法口诀“太难了,三五十五太难了。。。”;而且目前来看,不管天赋如何,一个人若想成为某个方向的专家,大都需要大量时间进行训练,例如运动员、工程师、组织管理者。

对于个体,负熵是不可回避的,生活不易;尽管不容易,但我们却可以平衡自己的自律与自由,去不被任何一端撕裂。再看看时间轴,现在已经走到了农业社会,人类的历史也就这样一直流淌着。

附记:1.《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是一位以色列的历史学博士。抛开其所研究的观点不谈,仅就这本书所涉略学科的广度,就足以让人对其起敬。2.人类的发展史太波澜壮阔了,也许用这种宏观的角度去看是一种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1] 赫拉利. 人类简史[M]. 中信出版社,2014.  [2] 梁希侠, 班士良. 统计热力学[M]. 科学出版社, 2008.

相关文章

  • 都源于一只猴子吗?也许吧 —— 聊聊《人类简史》(上)

    李世民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而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 人类的祖先唯一吗?

    有一些宇宙大问题,在我们闲时一思考,发现难以作答。比如,人类的祖先唯一吗?或者说人类来源于同一个猴子吗? 其实人类...

  • 2019年待读书单,成就更好的自己

    《飘》 《杀死一只知更鸟》 《未来简史》 《人类简史》 《长长的路 我们慢慢走》 《未来简史》 《步履不停》 《地...

  • 成人记

    有一只小猴子羡慕人类的生活,它问老猴子:“我们与人类有什么区别?” 老猴子告诉它,我们比人...

  • 《人类简史·上》

    看我简书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不怎么追畅销书,一般一本书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和足够多的读者进行评价之后,才会是它真正的样子...

  • 《自省录》前篇

    我总在想,如果人类祖先不在某个紧急时刻灵感迸发,也许我们现在还是一只猴子。 按照进化学逻辑,在这...

  • 荐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有两本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今天推荐的《人类简史》,讲述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为脉络,讲述...

  • 来自未来的疑惑

    疑惑源头 最近看了两本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写的书:《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和三部电影:12猴子军、但丁密码...

  • 真假行者

    行者从何而来?行者不就是一只猴子吗?花果山不就有很多猴子吗?怎么就只有一只猴子,取得真经获得如此大的成就呢?...

  • 人类到底想要什么?

    似乎小时候每个人都想过,我们的祖宗是什么模样?我们是猴子变得吗?一转眼我们变成了大人,却疑惑该去往何处。《人类简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都源于一只猴子吗?也许吧 —— 聊聊《人类简史》(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b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