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很久没有遇到一本手不释卷的小说了。
倒叙的《无声告白》,在一开始的时候给了我们故事的结果。看到警方发现莉迪亚沉在湖底的时候,我的脑子里面想到了很多可能。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女,到底因为什么结束了生命,是自杀还是他杀?如果是自杀,是因为校园暴力,厌学,恋爱,还是什么?
故事的开头就渲染了沉重的氛围,但是随着谜底的揭开,那些沉重的东西又仿佛烟消雨散。我带着疑惑和沉重读完了这本书,读完后又觉得释怀。最后的最后,终现一点光明的东西。
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位上高中的小女孩莉迪亚,比起她的哥哥内森和妹妹汉娜,她的爸爸詹姆斯和妈妈玛丽琳把更多的爱和希冀给予了她。
玛丽琳因为家庭、爱情而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因此未完成自己当医生的梦想。詹姆斯是一位生活在白人世界的东方面孔,因为独特的身份,在工作中并不得志。玛丽琳是詹姆斯的学生,也是她第一眼看到就确定厮守一生的人。玛丽琳的母亲并不赞同这桩婚事,她觉得自己的女儿应该找一个更像她的人。玛丽琳和詹姆斯不仅仅是肤色上的不同,玛丽琳追求与众不同,而詹姆斯则想融入大家,变得合群。
莉迪亚从小就被寄予了爸爸妈妈太多的希望,她按照他们为她设定的角色生活。玛丽琳想让女儿完成自己当医生的梦想,于是悉心为她辅导各门功课,给女儿贴上优秀的标签。而詹姆斯则希望女儿有很多的朋友,弥补自己缺少朋友的不足。双重压力下,莉迪亚的个性慢慢被磨灭。她害怕把未及格的物理成绩告诉玛丽琳;她不敢说自己其实没朋友;她不愿哥哥去哈佛念书,那样她真的无人倾诉。她的勇敢,她的自信,她的天真在巨大的压力下全都消去。大概在选择沉入湖底的那一刻,她是在想终于可以做一件自己选择的事情了吧。
小说里还写到,玛丽琳没有预兆的离家出走想继续完成学业,詹姆斯出轨自己的女学生,这两件滑稽的事情除了增加故事的悲凉以外,也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起初,我只觉得这句话是对应着莉迪亚的,因为爸爸妈妈太高的期待,她失去了自我,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仔细一想,小说中的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都是这句话的缩影吗?玛丽琳的母亲期待她找到一个和她一样的人,一个肤色,同样的个性。但是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詹姆斯,虽然没有拥有一个华丽富有的人生,但是也算得上幸福。詹姆斯出轨的情节,起初我并没有看得太明白。他身上的期待大多是来自于他自己,但他却不是一个很明白的人。我想,他一定有一瞬间肯定今生就与路易斯同床共枕了,但下一秒他会想玛丽琳。因为,路易斯与他而言不过是一种期待,他的内心是属于玛丽琳的,是属于自己家庭的。小说的结尾,虽然很模糊,但也让我们看到明白,看到浓烟散去后清晰的景色,开阔的视野,不远的未来。
现实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期待,一些来自他人,一些来自自己。有时候,期待是一个好东西,像是心灵鸡汤,让人充满斗志,激情。但一些不合适的期待,或者太高的期待却不见得是好东西了。相反,它可能磨灭一个人原本的个性。人的一生就是一场修行,一路上有繁花簇锦,有荆棘密布。选择哪条路,怎么走,是摘下繁花还是直面荆棘?这些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记得一位朋友说过:“你需要不停地花时间好好想想你是个怎样的人,你想要什么。你要经常问自己,经常思考。”我不敢说,每一个已经找到了真正的自己的人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但是我敢说他们一定是幸福的人。找到了自我的人不会因为物喜,不会因为己悲。
你无法选择平凡或伟大,但你能选择明明白白还是糊糊涂涂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