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有段文字是这样描述人情世故的:年少的时候不懂得人情世故,长大后懂了却又不屑人情世故,结果一直遭遇着各种人情世故。从毕业到工作两年多的时间里,也越来越觉得人情世故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明明知道自己需要去圆滑也好,拍马屁也好,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不要那样做,更多的其实就是那种不屑一顾。于是后面就遭遇着一系列的麻烦跟质疑,昨晚看《象与骑象人》的时候对于“智商跟情商”有一个解释大概的意思是:“当我们内心有不愿意或者抵制去做一件事的情绪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克制它,并去做好这件事”。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更加的理性,懂得去分辨利弊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点给予成熟定义的感觉。面对自己内心的不愉快,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去笑脸面对,并尽力处理好这件看似根本无法或者说不应该去做的事,貌似很痛苦,但是在这种痛苦中学会如何更好的去以别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应对一件事,也许这也就是高情商、成熟以及理性的另一种诠释吧。很多时候并不是不懂,只是不愿意去面对,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接受自己内心所厌恶甚至反对的事情。写到这里突然想到勇敢这个词,有人说勇敢不是你去做一件没有风险你不怕的事情,而是你怕得要死,而你依然去做了这件事,这就是勇气。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定义的时候,觉得真的是贴切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做到切身感受,那种悬而未知,茫然无措,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知道一件事应不应该去做,做了之后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好的还是坏的。还有人说,如果你决定了去做一件事,你该考虑的不是好的结果而是你要考虑,当结果很糟糕的情况下,你是否依然能够接受。最终我们就在别人的所谓的经验里徘徊,犹豫不决,就像一句电影台词说的,我们一生听过无数的道理,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所以最终生活还是自己的,选择了就去做就去承担,无论结果如何,毕竟老去的时候,我们应该会感谢更会怀念,那时的我们,不然呢。至于懂得了人情世故,如何更好的去做好人情世故,也许这是自己应该长期去学习和提高的,毕竟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也算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吧。有时也会听身边的人讲一个人情商多高,然后怎么怎么的,当然最多的好像还是在工作中,生活中的情商高低我们似乎并不是太多的关注,因为高情商似乎在工作中的意义更大于生活中,有点奇怪的感觉,更有些本末倒置的味道,因为在我看来,工作最终还是要服务于生活的,或者说成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家家庭回归生活本身,我们工作的意义也就是让自己让家人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不是嘛,当然本末倒置的事情,对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来讲,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也在已经变得麻木不仁了。工作中,职位的升迁,升迁速度的快慢,好像很多时候除了能力之外都被冠以情商的头衔,甚者,情商的高低大于工作能力的作用,美其名曰拥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高情商。不管如何,这是需要不断练习的一种附加的能力,多看,多学习,多做,少说话,我们应该都可以做得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