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词:鸡汤。
网络上到处充斥着一些看似积极向上、青春励志的段子,这些段子被称作“心灵鸡汤”。
起初,这些文字看起来确实具备诸如“励志”、“治愈”之类的功效,但是随着鸡汤文的发展壮大,效果却慢慢呈现出了反作用。
其实,鸡汤可以服用,只是自己要具有分辨能力以及控制能力,还是可以消化分解的。
当然了,正所谓凡事物极必反,也就是说,鸡汤可以喝,但是要有节制,喝多了反而不美。
例如春秋时期,宋国与楚国的一场战斗。本来楚国在渡江时,宋国可以趁机先发制人,但是宋国老大坚守“没有排列好战斗队形,绝不开战”的陈旧规则,失去战胜机会。
而当楚国渡江之后列队之前,将领们再次建议先发制人,依然有望胜出,但宋国老大依然坚守上述规则,还是没有出战。
结果楚军整队完毕战事开始,宋国毫无悬念败下阵来,从此没有翻身之日。
这就是著名的宋襄公指挥的“泓水之战”。
那么鸡汤到底毒性如何?
到底该如何服用鸡汤?
那么请看今天推荐的文章:《醒来|鸡汤三分毒》。
具体内容,请自行搜索。
二、精彩文摘。
1. 人们总是固执而一厢情愿地相信,世间的一切皆有因果——因为这样,所以那样。但从佛法的语境来说,“因果”并非是逻辑上的“因为……所以”,它们是并存的“同在”,非凡人可以洞察。
2. 仅靠人类的感知和逻辑系统,并不足以解读出所有事物背后的“因为……所以”。尤其是面对无法量化的情感问题、价值观取向。
3. “断言”,就是以目前能理解的知识,来解释不能理解的事物,它是人类的头脑保护机制,也是非常有效的心理安慰剂。而文明的进步,就是不断打破“断言”的过程,小到个体,大到国家,都会以此为进步的标杆。
4. 正能量虽然貌似鸡汤,但却是因时因地展现出的“突破性”的人性光芒,并不是铁口直断的套路。
5. 几乎所有的艺术都来自于更微妙,更深刻,以及更矛盾的人性升华。
6. “回报递减定理”——对某事强调越多,产生的效果越少。连续三次的话,即会产生相反效果。
三、专有名词注释。
1.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心灵鸡汤是一种安慰剂,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这也是“心灵鸡汤”风靡不衰的原因。
心灵鸡汤起源于杰克.坎菲尔德所写的励志书系列,这些鸡汤的特点就是“催泪+励志”。
心灵鸡汤是安慰剂,不能当饭吃;也不宜过量,这样无异于精神鸦片。
2. 杰克·坎菲尔德: Jack Canfield,闻名世界的顶级励志大师,他领导创作的《心灵鸡汤》系列被翻译为47种文字、全球销量过亿,同时他还是全球顶级畅销书《秘密the secret》的导师之一。
杰克·坎菲尔德实践“吸引力法则”已达三十余年,他根据自己亲身实践经历创作的全新力作《吸引力法则——心灵使用指南》,一经推出就长期占据亚马逊网站心灵励志类畅销书排行榜冠军。
他还是自尊研究组织和坎菲尔德集团的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在过去的35年已经有全球30多个国家的顶级企业家、高级政府官员、优秀社团领导者以及高校领导接受过他的励志培训。
3. 现象级:现象级源于英译phenomenal一词,人们把某个或某些事物的特殊性归结为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的规律以及程度称为现象级。现象这个词在其源语里有天才这样的引申意,这个词在意大利语中引申为能力超凡的人,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口碑相传,说得夸张一些就是万人空巷。
4.反鸡汤:“心灵鸡汤”,估计大家都不会陌生。很多人曾经被各种各样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话语触动过、激励过。不过,人们慢慢发现,那些所谓的心灵鸡汤,要么将名人轶事断章取义,要么是烂俗恶搞,要么是些老掉牙的早看过好多遍的故事。于是他们开始以个人智慧、学科知识,抵抗“心灵鸡汤”的浇灌,他们甚至被称为“反鸡汤党”。
5. 降维攻击:顾名思义,首先要降维。如3维空间的物体在二维空间中,物体自身微观粒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公式将发生变化,物体分子将不能保持现有的稳定状态,极可能发生解体,导致物体本身毁灭。降维打击就是将攻击目标本身所处的空间维度降低,致使目标无法在低维度的空间中生存从而毁灭目标。
6. 吸引定律:吸引定律,又称“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
一本名为《The Secret》的书就阐述了一个法则,即“吸引力法则”,大意是说“心中所想之事越发强烈,似乎就越容易实现”。
而现实证明,很多人运用它可以完成一些小的目标,但试图利用它增加财富、摆脱贫穷、改变命运,却招致失败。虽然不能断然否认吸引力的作用,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依靠吸引力,即强烈的愿望,是很难达成人生目标的。
——————
我们的公众号是:上成读书,请认准唯一微信号:qq1427850。
![](https://img.haomeiwen.com/i5165181/f9726441dcf94c9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