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影评深以为然:原著讲的是幻灭,电影讲得到是青春。
上哪儿去找小说《芳华》里刘峰这么好的人?
找不到。
为什么刘峰表白失败后一切都幻灭了?
刘峰不再是雷锋刘峰,可他还是人类刘峰啊!
我不明白,刘峰为什么要这么好。
有一段对话,小说和电影里都有保留。
郝:“丁丁你也太偏心了,医生摄影干事抱得,刘峰就不能抱你?”
丁:“不行,他是刘峰就不行。”
很难体会一个人对人友善到每个人都将他放在至高的位置,以至于他也食人间烟火般同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意时,众人直接将他推出了集体之外。
在对芳华设定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形下,从书中感受到在那个空间里,纵轴上是被压抑的各类情绪,压抑限制了表达。而一件不大不小,可大可小的事成了压抑宣泄的出口,情绪被放大。
一个优秀的人优秀久了我们就会忘记也不容许他不优秀。
刘峰幻灭的档口,其实现在也有,很类似于“人设崩塌”。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是鹿晗宣布恋爱的时刻,全天下鹿晗女粉丝都在一瞬间变得情绪激动,难以自持。
刘峰离开文工团,何小萍送别
电影里刘峰还是那个乐于助人的刘峰,还是表白林丁丁失败从此命运发生转折的刘峰。但他已经不是主角,即使他的戏份很多,作为观众,我更愿意把他看作是文工团一代兵,青春光阴中的一员。刘峰身上的悲,何小萍一直遭受的排挤都被淡化,电影里悲伤、不公、排挤、嫉妒……依旧存在,却不那么重要。
如果书是一本纪实的自传(其实不是),那么电影就是一场华丽的回忆。
回忆里小时候的烧饼总让人好吃到流口水,但是真的再次吃到发现不过如此。经历过的带有伤痛的青春,再次回忆起来却美好、活力,回忆总是自带滤镜的。
青春,总要长大的。长大了的世界总不那么好玩,没有刘峰那样好的人,没有文工团那样的战友,没有练舞排演的光阴。
长大后,电影里说:
“原谅我不愿意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青春的芳华留住美好,幻灭的芳华让一代人更鲜活。
电影里还有句台词印象深刻: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
刘峰知道自己的好是善良吗?
这句话不是青春,是另一个维度上的解答,关于善良和好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