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同,不同

大同,不同

作者: 寒天Shawn | 来源:发表于2021-06-13 13:43 被阅读0次
    说走就走的旅行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有一年没有离开北京出去旅行了,感觉是时候该出去放放风。于是跟R妹计划清明节去北京周边玩个两天,考虑到精力有限,最终选择报一个去山西大同的旅游团,坐大巴只要5个小时。

    之所以去大同,主要是因为我俩之前都没有去过山西省,总归是想看看;而大同又离北京最近,有云岗石窟、悬空寺这样的千年古迹,算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沿途的风景

    很喜欢坐着大巴听着音乐欣赏沿途的景色,看着窗外的山峦起伏、云舒云卷,心中说不出的畅快。逃离了都市的快节奏,身体和思维都慢了下来,视野和心胸也宽广了一些。

    云岗石窟

    1500多年的荣辱兴衰
    时光的刀片
    割下了
    无法抚平的残酷和伤痕。
    但佛祖
    依然拈花而笑
    神情一面湖水。

    旅行第一站到了云冈石窟,这座恢弘无比的石窟宝库。清明的第一天,刺目的阳光透过碧蓝的天空映照在千年的佛像和古迹,仿佛历史也只是在那刹那的片刻稍做了停留。

    景区入口广场

    景区入口的广场,人并没有想象的多,增添了几分宁静。

    广场侧景 广场的角楼

    石窟前的广场像是一个浮在水中的巨龟,弯曲的拱桥是龟的脑袋,四周的角楼是龟的四足,虽然是后来修建的建筑,却也气势非凡,扼守在石窟的正前方。

    广场的佛塔

    广场前的佛塔据说是完全仿照石窟里的石塔修建的,讲述着释迦摩尼成佛的故事,我们参观的时候正值正午,阳光直射在佛塔上,仿若圣光普照。

    魏碑石刻

    石窟的入口旁刻着一块石碑,为景明四年比丘尼曇媚所凿,所用的就是当时风行的“魏碑”字体,石壁的内容大体是赞美佛像,我在此整理了一下:

    夫含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慨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抵受,想像者增忻稀。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日,灵虑巍凝,悟严鉴觉。寂绝照周,蠢趣澄独。随像拟仪,瞻资豁握。生生邀益,十方同沐。
    景明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曇媚造。

    石窟外壁

    石窟的外壁,经过千年的风吹日晒,许多佛像都已经风化不得踪迹,不知道千年前的景象会是如何。

    明代修建的阁楼

    为了保护石窟内的佛像,从古至今无数工匠穷尽心思,这座十米多高的阁楼是后来明代修建的,目的就是为了遮挡裸露在外的石洞,起到了遮风挡雨的作用。

    进入石窟内,不见阳光的佛像是不让拍照的,怀着虔诚瞻仰的心态,每一洞石窟内我都收起了相机,静静地感受这古代文明的精粹。越是往后游览,越是赞叹古人夺人天工之巧匠,佛像绵延一公里,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巨石横亘,石雕林立,蔚为大观。他们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游人。这些佛像、飞天、赞助者、供养人的面貌和衣饰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文成帝拓跋濬

    云冈石窟中第十六窟系着“领带”的大佛据说最近热播的《锦绣未央》电视剧中罗晋饰演的文成帝拓跋濬的原型。这尊佛像与其他佛像的慈祥端庄不同,十分英俊,气宇轩昂,颇有帝王贵气。

    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

    云冈石窟第20窟是云冈最著名的露天大佛,也是大同乃至山西的旅游标志,是依照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正因成了露天雕像,所以虽是坐姿,却分外高大。大佛全身比例适称,造型手法简练概括,他宽阔的身躯给人以稳健之感,他所据有的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精神风貌,为这一时期佛像雕刻的杰出代表。

    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这些多佛像,并不是一味的相似,恰恰相反,云冈石窟这5万多尊佛像全都各不相同,据说当时为了开凿石窟,从世界各地召集了一万名工匠,这些工匠来自汉族,少数民族,印度等不同民族,样貌习俗迥异。所以能看到很多以自身样貌风俗为原型的佛像,后面的数尊大佛甚至都是以北魏的历朝君王为原型。如此还原历史场景的雕塑群,仿佛是一场千年的盛宴,前朝古人在你面前载歌载舞,此时此刻,人和神、佛与帝的界限不再清晰,我看到了华夏文化在演变和传承中最璀璨的光辉。

    悬空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第二天,我们早上7点便启程赶往恒山悬空寺。悬空寺坐落在北岳恒山的侧峰之中,但其名气之大,却是已经盖过了恒山本身,来到大同,恒山可以不去,悬空寺不可不看。

    悬空寺

    悬空寺由于悬浮峭壁之中,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最吃力的是横梁,全靠几十根木柱横插山壁支撑着。立着的木柱据说是后来怕游客顾虑所加,其实几乎不承受重量。

    李大白所提“壮观”二字

    据说当年李白游历到此,见到建在崖壁上的悬空寺,惊愕万分,诗兴大发,但左思右想,一时又找不到更好的诗句来形容悬空寺,于是挥笔写下了“壮观”二字,写罢意犹未尽,感觉难抒胸臆,于是又在“壮”字上重重加了一个“点”画,意为悬空寺比壮观还要多一点。

    惊险的栈道

    悬空寺悬浮于半空之中,承载力自然有限,所有的游客都得排队分批次上去游览。悬空寺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保存得如此完好,除上述原因外,也归功于它奇特的建造。游人只能鱼贯缓行于狭窄廊道和悬梯,不会造成拥挤现象,这就大大减轻了游人对廊道和悬梯的压力。

    排队等待参观的人群

    站在寺中俯瞰地面,这时排队的人已经占满了整个通道,许多游客需要等上三两个小时,才能到寺中短暂地走上一周。

    悬空寺内的房间

    悬空寺内自然供奉着佛像,出于尊敬,我依旧没有拍照。令人惊异的是,悬空寺还是我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寺内供奉着“释”、“道”、“儒”三种不同的塑像,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共融,天下大同的崇高境界。

    云边觉岸

    这个屹立在河道中央的石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最后一个字左看右看都不认识。回去之后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下才知道是“岸”。2003年7月浑源县对流经悬空寺脚下的浑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河道清理,在河道清理施工中挖掘出一座可观的元代摩崖石刻。这座摩崖石刻高约3米、宽约2米,上面书写着“云边觉岸”四个大字,左下方赋有落款,作者正是工部尚书孙公亮,**这是元代的摩崖石刻,距现在有八九百年历史了。 **

    悬空寺旁的瀑布

    山谷之中,瀑布自山顶湖水倾泻而下,悬挂在悬空寺一旁,蔚为壮观。山地还有许多寒冰积雪,尚未消融。

    据说出于对古迹文物的保护,悬空寺再过些年可能就不对外开放了。我很庆幸能亲眼体会古人的神工巧匠,但愿这座千年古刹能始终安好。

    应县木塔

    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

    赶往应县木塔的时候,已经快到正午了,由于马上就要返程,对于应县木塔的游览十分仓促,甚至都来不及多拍几张照片。但是这丝毫不妨碍我对这座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木塔的敬仰之情。

    佛宫寺释迦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释迦塔塔高67米,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始建1056年,距今也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佛塔外景

    释迦塔的结构十分奇特,如此高大的木塔,中间居然没有立柱支撑,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据说当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应县住了7天,把木塔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非常精细地测量了各层的平面,测量了五十多种不同的斗拱,画出了木塔的断面图,绘制了楼梯、栏杆、隔扇的图样,用仪器测量了各檐的高度和塔刹。应县木塔就这样进入了一个建筑史学家的视野中,确立了它在中国建筑史中极其重要的地位。

    凉粉“滴溜”

    最后安利下木塔外的“小大姐凉粉”,真的非常好吃,特地买了一盒带走。

    大同古城

    三代京华,两朝重镇,历史在它身上留下了无数难以磨灭的印记,却又在如今涅槃重生。

    尚未修复完工的城楼

    到了大同市内就不得不说大同的古城墙了。这座城墙是明朝作为军事防御重地修建的,墙高4米,十分厚重。据说现在的城墙是在当年梁思成测绘数据的基础上重新修缮复建的,目前已经接近完工,整个城墙墙体全部连通,人们可以直接在城墙上面绕圈跑步。

    夜色城楼 夜晚城墙上的月色

    夜晚的城墙格外的漂亮,所有的城楼墙沿全部亮起了灯光。令我惊讶的是,不需要门票便可以登上城墙,一览大同古城的夜色。站在城墙高处,沐浴着清明月色,眺望古城街道,感受着古今的变化。

    高汤牛肉刀削面

    大同的美食也是十分有特色。大同的刀削面,凤临阁的百花烧麦,浑源县的凉粉等等。作为一个爱吃面食的南方人,一碗正宗的刀削面足以满足我的胃口。

    凤临阁 奢华的厕所

    说到大同的美食,就不得不提到凤临阁了,几乎所有的当地旅游攻略都会提到这个地方。凤临阁虽然只是个餐馆,却十分与众不同,为何与众不同呢,人家光厕所装修就花了300万。简而言之,这就是个极具奢华的高档餐厅,据说之前还是个腐败盛行之地,非高官富商不得出入。而习大大上台之后,这也就成了严打的对象,现在平常百姓也能消费的起,只不过慕名而来的人太多,几乎排不上号。

    月照凤阁

    旅行虽然结束了,最后还想再说一点。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听到大同就会联想到煤矿,大同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煤都,很难给人一种美感。而我这次旅行,最大的收获,并非是瞻仰了诸多千年古迹,而是让我对这座历史名城,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大巴车进入大同市开始,导游就不断地跟我们重复曾经的大同市长耿彦波给大同带来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确确实实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天空是“大同蓝”,道路干净宽敞,古城气势恢宏,新城活力四射。谁能想象在08年之前这里还是空气严重污染,遍地矮房破楼的景象。后来我又去网上找了许多关于耿市长治理大同的文章,争议相当之大,对于真正完整体验了大同变化过程的当地人来说,或许这与灾难无异。虽然我不是大同人,从小就生长在风景秀美的南方小城,但是来到大同,目睹了这样一个城市剧变的结果,也算是对大同增添了几分独特的感情。正如一名大同市民在网上所说:

    作为一个大同人,最大的感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城市自我毁灭又自我重建,仅此一例。过程尽管痛苦,本地居民也感受过那种类似于灾难后废墟中生活的体验,但今天,每一个大同人抬头看天空的时候,多少也会感到欣慰的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同,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fg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