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浔城故事 | 陈新代——社教经历记

浔城故事 | 陈新代——社教经历记

作者: 冯晓晖 | 来源:发表于2023-12-12 23:02 被阅读0次

参加过当年九江地区社教工作的人员可能数以千计,至今还保留有《社教工作队队员守则》的则不会多,我这里就留存有一份该守则,守则有十条,还有注意事项六条,都是工作队队员必须遵守的规则事项。

当年参加工作不久,为了加强锻炼,组织上就安排我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第一期在武宁县斜滩公社,第二期分配在永修社教工作团淳湖工作队永光工作组,地委副书记王树枫任团长,团地委书记胡满珍任队长,后来的市委副书记郑志堂任组长,永光工作组有组员15名,我是最年轻的一位。

淳湖是紧临修河的一个公社,永光则是距淳湖公社所在地东北27华里远的一个大队,大队下辖有造头村、饶村、张陈村等四个自然村,主要作物为棉花、油菜等农产品。当时的社教队员每人都发了一份“队员守则”,我们都是按“守则”的要求,自带被褥、脸盆等日用品,选择贫下中农根子家吃饭或住宿,除工作时间外。也和群众同劳动,打成一片。这里有一幅当年的写生画,队员黄祖竟,在和社员同挑塘泥劳动中途休息,抓紧时间睡一会。我年轻,速写本随身带,则把他瞌睡的场面画下来了。

他是坐在当地很有特色的一把锹上瞌睡的,和其他地方的锹有很大的不同,锹身金属部分较窄,但很长,约比其他地方锹长一倍。这是适应当地地质特点而形成的劳动工具,因是河滨淤积平原,泥土疏松,用此种锹可省力而起土多。我在一戴姓老乡家吃饭,除按“守则”规定给予付钱币粮票外,还经常为他家翻过堤坝到修水河挑水。

“队员守则”除要求队员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还要求坚定地依靠贫下中农。工作纲领性文件则是“双十条”,来之前和以后,都组织学习和讨论过。运动展开了两个月,突然接到上靣通知,中央又公布了社教运动“二十三条”, 要求大家深入学习讨论,领会精神,并传达到所有群众。工作组于是决定召开全大队社员大会,在饶村的仓库前广场举行。

1965年2月18日,早早地造头村、张陈村、饶村等四个村子各生产队群众都来到此处集中,有的自带板凳,老太太们有的还带着火钵,黑压压地围了一片,听身披外衣的郑志堂组长宣讲“二十三条”。笔者当时和许多队员一样,并不清楚“二十三条” 和“双十条” 有何深层次的区别。到后来经过文化大革命,知道“双十条” 是桃园经验的产物,和“二十三条” 有着路线之争的问题。社教队员尚有许多弄不清楚,社员群众无论怎样受“宣讲”, 恐怕更是一头雾水。当时限于条件,工作组没有照相机,笔者站在人群外面,用钢笔速写记录了这次盛大隆重的宣讲“二十三条” 大会的实况。

画面当中饶村仓库是栋木柱隔板的房子,和当地大多数房屋建筑一样,是这里一带的特色建筑。由于滨临修河,地势较低,虽然沿河道筑有圩堤,过去仍频发水灾。所以当地建房,先要挑土垒起高高的房基,在房基上用木梁柱横竖卯榫相互联成木屋架,再用木板隔墙面。万一破坝大水冲来,先将下面的木板拆下,仅剩屋架不易被大水冲倒。斗转星移,近一个甲子过去了,这幅钢笔写生画成为一份历史档案,记录了社教运动中的一个历史侧面。

据本人记载,当年全永光大队,共有12名群众提了意见的所谓“四不清”干部。1964年12月24日,大队成立了贫协筹委会,部分“四不清”干部在会上作了检讨发言,以后在有关会议上也安排了一些干部作所谓的“下楼”发言。这些问题,应该经历时光的考验,最终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这期社教,自1964年11月4日进村,至1965年4月9日撤离,历时半年,撤离时,因和当地社员群众相处半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感情,郑志堂组长为避免分别时群众的难舍,采取提前不辞而别的方式离开,他住的饶姓老乡家的小女孩知道后还哭了一场。我吃饭的戴姓老乡知道我们要走了,特意在前一天饭前煮了一碗糯米丸子,还外加两个鸡蛋,让我和他的儿子同吃,他们自己却没吃。我也争着为他家在修河中挑了最后的两担水。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我的这份社教经历,也是我国历次运动中的一份缩影。

陈新代(作者像)

【读后记】“社教”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四清运动”(简称四清),始于1963年,终于1965年。由于对四清运动及第二号人物不满,有了1966年的那场更大的运动。九江的四清闹腾得也很厉害,至于效果么,参加了运动的陈新代老师自己都不知道。

陈老师的文字干净利落,绝不重复他人,田野调查、制图、摄影全是自己来,还有当年留下来的绘画,图文并茂,转发他的文章最轻松。

相关文章

  • 洪泽城区再添浔河风光带

    淮安市洪泽城区依湖而建,砚临河由北向南、浔河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浔河依托浔河新闸与砚临河成“丁"字型交汇,浔河新闸也...

  • 梦里那个被叫做夏威夷的地方

    故事得从浔州开始讲起,在浔州郊外的岐山上,有一个叫做“城”的少年。 这天,城从集市上买了一堆东西回来,用小车推着往...

  • 浔城湖畔

    是如瀑的阳光明媚了冬日?还是清澈的湖水洗蓝了天空?时光的脚步总是那样轻盈,浅浅笑意里,水瘦天寒的清冷已渐渐散去,每...

  • 小巷

    文/陈东清 古老小巷经历风雨后,由一代又一代人来传颂它的故事,为它作...

  • 我恋浔城

    寒风瑟瑟,落叶沙沙,天欲雨未下,可不用带雨伞,甚喜。 自疫情以来再未去过庐山机场,这次去是参加两个小项目竣工验收。...

  • 浔城督府巷

    督府巷很不起眼,小的时候听音以为是豆腐巷,常纳闷,豆腐厂在小校场,这里如何是豆腐巷?后来知道是督府巷,这条巷子在我...

  • 浔城赵家花园

    赵家花园,定是旧时赵姓大户人家的花园。“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是我想象的赵家花...

  • 浔城后花园

    那年去南京,夜游玄武湖,皇帝家的后花园,我说不就是浔城的南湖,同伴问哪里一样,不觉得大很多吗? 大,不见得就比南湖...

  • 中国诗肖像第三十四季入围参选人008

    杯子与茶叶的故事 文/陈社教 一天下午,小茶杯悄悄地对茶叶女说:“小茶女,我看见主人今天很劳累,我们帮他解解乏吧?...

  • 2018-02-14

    梦回岳阳 文『阿更』 “陈,陈浔,你他妈在那里啊,还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浔城故事 | 陈新代——社教经历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hb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