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出贵子,是多么令人兴奋与向往的事情,现代人总是说古代寒门出贵子是如何难,但放在当今社会,寒门出贵子同样难上加难。
寒门出贵子,是对于社会阶级层次的挑战,更是打破几代人的穷人思维的突破。
无论哪一点,都是难以逾越的鸿沟,这个越步,需要的很可能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有机会成功。

寒门之子出生,只有妈妈或者奶奶照看,仅仅是照看而已;
富门之子出生,左右包围着好几个专业的保姆,精心照料;
寒门之子只能就读于一般的公立学校,进行着无差别的应试教育,学习如何去打工;
富门之子就读于私立学校或者出国留学,享受高层次的思维教育,从小学习管理上亿资金;
寒门之子放学后除了作业,很难再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最多就是玩儿手机、看电视;
富门之子放学后,可以享受各种娱乐,博物馆、游乐园、展厅、旅游……
寒门之子毕业后只能忙碌的奔波找工作,过着996的生活,累死累活,失去最后一丝自由;
富门之子毕业后,回到家族企业或者拿着父母给的千万甚至上亿资金亲操公司运营,用最富有的姿态体验生活;
……

寒门与富门,是两个阶级之间的无限差距造成的,两者之间的鸿沟,并不是那么容易可以逾越的。
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是字面说说而已,而是将这种事情可能发生的概率描述清晰,降低到极点的概率真的让人丧失自信。
有人说教育是超越阶级鸿沟最好的方式,其实不然,最起码在当前教育模式之下,教育的目的不如说是分化阶层更准确。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
耶鲁大学校长查理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提出这样的观点:耶鲁致力于领导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和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学习的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独立自主的思考是一切的前提,这才是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但回头看看我们身边的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培养学习技能,服务社会和工作的技能。流水线式的教育模式,让毕业生进入可以就可以服务社会,成绩只是用来筛选优秀打工人的标准罢了。
合格了,就可以找个好点的岗位,为老板服务;不合格,只能选择差一点的岗位,同样是为老板打工。
我相信,培养这些的目的大家应该都清楚。
寒门难出贵子,这是现实,更是无奈,想要改变社会是不现实的,只有寻求自身改变,才有机会跳出阶层的束缚。

从小我们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人人平等、天子犯法与庶人同罪……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公平是教育的最大骗局,教育教会了你如何去爱一个人,却没有教你如何去保护自己。
当你用现实的经历学会公平不存在,你已经被伤害的遍体鳞伤了。
寒门与富门之间,两个阶层之间,何来公平一说,甚至两个阶层所遵循践行的规则都不相同——权力规则与制度规则。
作为成年人,应该具有认清现实的能力,根植在灵魂的那些教育遗留,适当的清理还是有必要的,一味的沉浸在美好中,剩下的只有悲伤。
面对沉重的现实,不应该抱怨,先去践行吧,一步步改变自己,相信有一天,你或者你的后人会跳出固定的阶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