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八路军如何获得摄影器材:向鬼子要相机胶卷;木头制作印刷机

八路军如何获得摄影器材:向鬼子要相机胶卷;木头制作印刷机

作者: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06:49 被阅读0次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刚刚东渡黄河的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设伏,一战成名,歼灭日军板垣师团近千人,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国民党中央电影制片厂摄影师罗及之在当时拍摄了纪录片《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第一次通过银幕展现了八路军坚决抗战的英雄形象,一时间轰动了中国,轰动了世界。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就包括曾活跃在上海电影界的吴显印、徐肖冰等多位著名摄影师,这些充满革命理想的前卫艺术青年为八路军带来了传播先进文化的“种子”。同时,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对影像文化事业也大力支持。吴显印在拍摄大生产运动时,毛泽东同志专门挤出时间积极配合拍摄,还题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相赠。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但摄影毕竟是一项高成本的工作,需要相机、胶卷、相纸、化学品等;随后的宣传印刷则需要印刷机、油墨、纸张等,其中多数都是国内无法生产的进口货。而八路军的物质保障非常贫弱,根本无力生产和负担这些专业器材。为此,八路军部队只能迎难而上,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一一解决。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向敌人要相机、要胶卷

摄像机、胶卷等专业摄影器材在国内十分紧缺,日伪控制十分严格,根本无处购买,实际上就算有地方卖,其昂贵的价格也让八路军望而却步。好在日军有些官兵出于个人爱好,会在作战之余摄影取乐,为此,八路军提出了“相机和胶卷都在战场上,可以向敌人去要。”建国后曾任中国摄影协会主席的石少华在抗战时期,长期担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摄影组长、摄影科科长,先后在战场上缴获了2台相机和近百个胶卷。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汽车灯制作幻灯片机

相机和胶卷,日军会带上战场,但播放照片的幻灯机、出版用的印刷机就很难靠作战缴获了,一般的日伪据点里也不会有这些东西。这就需要影像工作者们自己动手,土法制造。为此,被誉为八路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的沙匪等人共同研究,用汽车灯做光源制作了土造幻灯机,从而将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成幻灯片予以播放。后来,延安的美军观察组代表杜木克受到触动,赠送给他们一架美制微型幻灯机,帮助大家解决了燃眉之急。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在出版印刷方面,影像工作者们更是发挥了极大才智,制造了适于战争环境的木制印刷机等关键性器材。这种木制印刷机非常轻便,仅2.5公斤,比石印机轻6倍,比铅印机轻 20倍,易于拆装携运,十分适应复杂多变的敌后抗战环境。有位被营救的美军飞行员亲眼目睹了八路军操作印刷机的全过程,不仅感慨道:我到处看到你们八路军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完成极多,所用甚少。要不是我亲眼看到这种机器,我是不会相信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路军如何获得摄影器材:向鬼子要相机胶卷;木头制作印刷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pq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