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解读(详见文末延伸阅读)围绕写作话题用“七步提问法”思考了写作水平上不去的问题,问到最后问向了自己的初心。而关于初心的问题,《提问力》这本书同样给出了模型,即下图中的“四象限与四个基本问题模型”。本文依旧以007写作问题来举例,只是不再围绕007战友们的问题,这次只叩问自己。
第一问:你想要什么?为什么它很重要?
我的终极目标是想要一份成长,希望可以自如地应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成就睿智的自己!人生如此的纷纷扰扰,而我并没有对应的生活导师;却期待将来孩子有所诉求、需要支持时,自己能有一份能力,以最简洁明了的言语给予她真相,成就出一份前人的阶梯与榜样!
而另一方面,更多的时候,我希望自己也能够从容应对人生,不至于走岔了。生命短暂,除了那些必须踩入的坑,我更希望能规避一些可有可无的障碍,在前行路上能收获一些更有能量与张力、更为有趣的历练和体验。
第二问:你如何得到?
成长的途径很多,我选择的是阅读。我不喜欢各类听书型节目,虽然自己也听了不少,但“听”这个动作所带来的收益,在我身上远不如“看”来的直观便捷,并且印象深刻。如果只是听,聆听当下也许会有感触,但过后极难留下什么。我喜欢读书,墨香中的文字带来的视觉冲击,永远有一份眼见为实的踏实感。掩卷长思总带来一份历久弥新的反刍,每每感悟总能望见自己的不足与浅薄。
相对地,阅读也是我喜欢、喜爱的一件事。想来惭愧,曾经也是一爱书人,只是工作繁忙、生活琐碎,几乎就忘了这一事;再次重拾,却是因为生养,看了些育儿书;后来却又偏离方向;感谢知识付费的浪潮,让我重拾曾经,并渐渐回归自己所爱。回首,光阴似箭,离开已太久;回归,这一次终我一生!正如古典老师所说,要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耍。阅读回归,正中心意;而我亦渐渐有所渗悟,但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收益。于是很自然地,读后输出成为了必然地选择。
2018年4月,我开启每周一书,同期加入007写作社群。开班仪式里有每人十秒的视频展示,要求给出对未来七年最想说的一句话。我对着趁早手册的扉页----“2018,时间看得见”,给出了自己的誓言:“七年,持续有节奏的输出;成就自己、成就孩子;让灵魂有趣、让身体安康、让时间看得见!”再次重温,我依稀望得见当初的决心与坚定。而这句话里并不只是一份007写作输出。
十秒的时间很短,不过一瞬,而我完整地录了两遍,只为念全所有的字句,更或许也是为了今日的重温以及七年后的回首。这是一份仪式感,不少战友直接唠嗑就超过了十秒之限,最终剪辑后仅余问候;而我对仪式的尊重,也让自己牢牢地记住了当初的初心。
是的,我的目标是个人成长,落地措施是阅读,而确保阅读带动成长的手段才是写作输出。当一件事与其他的事情紧密关联,当一件事情的背后另有意义时,这才是长治久安、能够长长久久执行下去的一件事。
第三问:你如何兑现自己的承诺?
加入007写作社群,只解决倒逼自己去有节奏的输出,只解决一个写作道场的问题。以输出倒逼输入,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却是一波三次。2018年的阅读写作中,碰到的问题不少;比如很突出的阅读写作时间不足的问题。
幸好007社群是七天写一篇,有一周的时间。最初的安排里,我是前五天进行认真阅读,后两天才进行思考输出。只是这种模式总是很捉襟见肘,我常常赶着周末的时间来完成作业,碰上当日事务繁多、偶尔加班或者人很疲惫的时候,常常是很艰难地在最后一刻才下出我的作业雨。
这里面涉及到许多方方面面的问题,比如时间管理、阅读力、写作力等等,好在将阅读作为手段,可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找对应的书籍来进行阅读践行和提升。写作,很好地发现了自己的各类问题,在深耕挖掘之下,也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后来又参加了一些阅读、拆书的课程,逐步提升自己的效能。七天一文渐渐地不再多艰难。
007社群内部还延伸出各种小社群,比如有写作日更群。未入007前,我曾尝试过一个月的日更,感觉多数时候是为日更而日更。仔细考量的结果,就自己目前的能力,做不到日更文;但却不妨碍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做不到日更,我可以尝试每周二更,也可以尝试每周读三本书;未来这个数值甚至可以继续加大。
前方,依旧有各种各样的新旧问题,而我决定在阅读、写作的路上砥砺前行。
第四问:你如何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
以结果论,这一年至少做到了不出局,成为007班级里依旧践行的半数战友之一;自行对比文章的质量,相较一年前,今日比之前更耐读了些;从班级战友的点评看,文章呈现出的价值也获得了一些认可;一般若投稿简书“读书”专题会被采纳,目前仅投稿此专题(活动作业除外),偶尔也会被自行纳入其他专题;更为显现的是现在阅读,不再惧输出,也不再局限一书仅一文;最重要的则是随着阅读、写作深入,越发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挖掘出一份认知的觉醒;还有渐渐地发现一些事不再成为事,无意间的认知拔高解决了一些常态问题。而这,仅是一年的成长;记录于此,来日再复盘。
在其他方面,其实还有更直观的数据来观测;比如以公众号发文来看,有粉丝、点赞、转发、收藏等更直观的数据,可以做为成文质量、成长提升的依据。只是目前还不在关注范畴内,期待未来亦有改观。
至此,四象限与四个基本问题模型回答完毕;我也基本理清了自己2019年的践行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提问力》的两篇解读,其源头书籍均来自于《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来日再阅,我会再次回顾今日所思。
出发许久,你还记得你的初心吗?愿今日解读也能为你提供一点借鉴。不管是写作、阅读、成长,还是不同的生命课题,愿你我都能牢记自己的初心,勇往直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