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明日地球一小时】你以为古代不用环保吗,人家的有些措施现在还在沿

【明日地球一小时】你以为古代不用环保吗,人家的有些措施现在还在沿

作者: 昂道钱夹 | 来源:发表于2018-03-23 16:30 被阅读0次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通过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其实在古代,我们的祖先早就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治理方案等。

【关于城市环境保护】

以严酷著称的秦法中规定:“弃灰于道者被刑”;商鞅大大认为只有这样,人们才不敢犯下更大的过错。

虽然后人对商大大的评价褒贬不一,不可否认,这对城市环境的整洁上有很大的作用,毕竟倒个灰就剁个脚趾,不值得!不值得!!

盛唐时期,长安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人口数也是大城市级别,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那也是极为可观。

在《唐律疏议》中:“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随便倒垃圾的人,处以刑罚,有关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履行职责,同样有罪处罚。

到了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繁荣时期,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及繁荣程度,后世难以企及,还是中国早有犹太人定居的城市。

那么每日产生的大量垃圾,宋人是怎么处理的呢?如今的“环卫工”起源就可追溯到宋代,宋代有专门负责城市环境的有关部门:“街道司”,500名环卫工人负责整修道路、疏导积水、打扫街道、整顿市容等。

【关于污染物集中处理】

说到污染物,大家可能奇怪,古代又没有什么工厂废水、废气还有什么需要处理的?难道是?没错,就是粪便。

从周代开始,政府就修建起“公共厕所了”,称为“都厕”,这样有效的改变了城市环境,防止传染病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底下水的污染。

到了唐代还衍生出专业的清除粪便的人员,定期清除各家粪便,集中在一起运到农村卖掉,还因此大赚、积累了家资财富。没错,清粪也是当时的高薪职业~

【关于生态可持续发展】

春秋时期,管子规定:官吏巡视山林,禁止百姓砍伐树木,春天不杀雏鸟幼兽。

孟子也说:砍伐森林要在规定时间内,不能随意砍伐,那样木材才能用不尽,捕鱼的网不能太密集,那样水产才会吃不完。

宋代官府颁布法令,保护山场、林木、水道、河底等,这些都一直沿用至今。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张,密集的人口数量和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垃圾,正在一步一步的缩小大自然的范围。

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正在侵蚀这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环境保护都是刻不容缓的。

而环境保护远远不止于关灯1小时,希望所有人都能从自己做起,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购买化纤、皮草的材质衣服;坚持光盘行动,不铺张浪费;低碳出行,减少不必要能源的浪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日地球一小时】你以为古代不用环保吗,人家的有些措施现在还在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ux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