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881188/56606bf4627850f2.jpg)
这是剧浩原创文章,转载请备注出处。谢谢。
一
这是关于朋友B君,C君,D君的故事。
开公司,拉投资,扩规模,上市,名利双收。
这几个步骤很容易就写下来,
但需要克服的现实困难太多。
也有很多隐性的不确定因素。
用步步惊心,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一点都不夸张。
满必溢,骄必败。
一
B君,在一家外资贸易公司做销售经理有7年了,也就是代理外国品牌的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买。
这几年,社会上比较浮躁,到处都是创业的话题及狗血的故事。
已经而立之年的B君也跃跃试试。
记得有一次一起喝酒,
B君讲,想开公司.
我说,做什么?
他讲,跟现在一样,代理销售电子产品,已经与几个原厂谈好了,一起赚钱。
这个行业我熟悉,也就是买卖而已,这么多年的积累了。。。
我弱弱的问,合伙人,团队,运作资金,周转资金,备用金,利润率等各方面都企划好了吗。
B君讲,基本都准备了,先做再说吧。你还不相信我?
我赶紧说,哪里,哪里,你一直都是很厉害的!
(岂敢直言:你这样风险太大了;哪敢直说:利润率肯定太低,利益链锁定太多人,届时大家哪有钱分!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太直白了,关系有时都会黄了,闻过则喜一般只能在书中看到)
人是很难改变的。
后来听说,B君,开公司,公司关门,用了6个月时间。
代理产品,各环节的利润其实是透明的,能赚的利润已经被压的很低了,各种销售的间接成本基本上吞噬了微薄的收入,办公室的租金都是自己动用压箱底的钱付的。
客户的迎来送往,吃吃喝喝,这些成本好像被B君故意忽视了,之前在工作时是公司承担,填写报销单就可以了,现在是需要锱铢必较才行。
之前的关系也只有效的用到了几个(之前的客户是看B君公司的牌子,B君误认为自己很有人气)。
二位在职中来兼职帮忙的朋友(B君公司加这二位朋友,总共也就三人)看到再怎么努力也无望,就主动了放弃了。
衡量一个项目是否靠谱主要是看是否有增长的机会(基本的指标),以及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必要的条件),这不是靠意志为转移的,更不是靠激情就能改变的。
江湖上那些耀眼成功的人,必定是少数,哪有简简单单复制都能ok的,你羡慕那些站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的人,你有可知他们在背后做了多久的准备及谨慎的推演。
轻易的成功逆袭是要有很多条件的支持的,反之,往往都是看到的是光鲜,看不到的是苟且。
某日早上,看到了B君在深夜发来的信息:
当初你的善意提示,我忽视了,走了一个本来不应该去走的弯路;
原本厌弃朝九晚五稳定的工作,想去实现自己期望值,竟成为了一个笑话。
现在才明白很多朋友讲的,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职场丛林里,稳定就是一个笑话,不去提升自己的复合型能力,也不去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水平,总想着走捷径,期待着更好,是一个更大的笑话。
现在才体会到慎于始者易于终,忽于始者困于终。
我回复他,没有一段是白走的路,知道了方向,就是最大的收获。
后来B君去了一家发展中的民营企业,因为自己有过做“老板”的经历,
懂得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珍贵及不易,绝弃了曾经非常自我的“浮夸”,不真实。
主动的提出从业务主管做起,让事实说话。
听说,B君经过二年的奋进,已经是部门总监了。
作为朋友,看到他走的越来越稳,心里真的为他高兴。
二
C君,性格火热火热的,山东人,广东东莞虎门一家中型企业的技术经理,工作了15年。
在广东打拼这么多年,已经接近不惑之年的C君有些焦虑。
因为工厂是做塑胶成形的,没有什么独特的技术含量,老板也赚不到多少钱,工资也是每年几百元的增幅(坊间传闻的:“侮辱性涨薪”),感觉没有什么盼头了。
想自己做点事,但去做什么,也拿不定主意。
有一次,他在微信群中给大家讲,准备回老家农村承包一些地,搞绿色食品。
微信群中的群友,有鼓励的,有反对的,有献言献策的。
还有干脆邀请他来自己公司做技术总监的。
C君中间一直没有发言,默默的看着。
最后,C君回复,欢迎大家届时到山东做客。
几个星期后,看到C君的微信头像从之前的一身工作服换成了一张站在乡村田野意气风发的图片,微信签名也更新为:一个创业中的农场主。
几个月后,有几次在看朋友圈时,看到了C君的定位位置是在广东中山。
后来听朋友讲到了C君的一些事。
C君返乡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在这些父老乡亲的眼里是一个“有钱人”的身份,
一个在外多年“成功者”,在找村上的人及相关人商谈自己绿色食品计划时,感觉阻力重重。
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沟通就需要摆酒席送礼打点(虽然C君是老家是农村的,但是十几岁就住校寄宿,乡村的事只是看到表层而已)。
乡村里传说中的种种美好被现实的冷暖瞬间击碎。一地鸡毛,狼狈也更疲惫。
权衡再三,C君再次南下找工作。
有情怀是美好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追梦的努力,在生活面前也是有着诸多的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很多时候,
感情长时间“稳定了”,不是去更深度的经营及升级爱的鲜度,而是想着去沾花惹草的尝口鲜,这是不成熟及不负责的。
工作长时间“稳定”了,自己就开始躁动,不去系统的精进自身的技能,去提高自己的价值,总是想着外面的天可能会更大,地会或许更广。
随意的开个公司,摆几张桌子,座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自嗨,享受着伪创业不真实的感觉,印一张是总经理(CEO)头衔的名片,到处派发,臆想着虚假的快感。
这些都可能成为自己感动自己“美好时光”,但是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笑话,
一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后来,
C君在微信群中留言:40岁了,不能拿着老板的工资,讲着工厂这里不行,那里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的革新,更新迭代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在工作需去更多的担当,体现自己的更有效的价值。
后来经常看到C君在朋友圈分享的一些充电场景(听讲座,读书分享)。
我总是情不自禁的给他点了一个赞。
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路。
三
D君毕业于某211院校,计算机专业,
已经在深圳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上班7年,
是收入颇丰的IT理工男。
他说,出去,只是想看一下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因为D君在业界口碑甚好,技术过硬,
在刚离职的第二天,就被广州某IT公司的老板开BMW-X6接去喝茶,特邀为事业合伙人并负责一个30多人的技术团队。
凭借着多年在大公司积累的丰富的技术经验,D君优化了公司产品的系统,让客户的体验感有很了很多提高。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有带领团队进而开发了一款“爆款”产品,让公司的营业额得到了翻倍的增长。
据说,D君现在的年收入已经是7位数了。
一个饭局上,
D君讲,很喜欢现在的状态,一种投入付出后能很快见到反馈的感觉,
一种向上的激情,这是之前在大公司里面比较不太容易体会到的。
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总监,一名合伙人,
但是自己也感觉这也是一种创业的投入。一个创业者。
这种真实的感觉真好。
我说,是的,祝福你。
没有自己开公司做老板,就做到老板是最需要的人,公司不可缺的人。
能给公司带来切实效益及实现自己价值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一种务实。
人,认识自己才是重要的。认清要走的路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