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接触思维导图三年的人来说,深知学习了导图给我的生活和思维带来的变化,所以在2017年7月17日心血来潮(为什么是2017年7月17日,因为7是我的幸运数字,琴琴谐音七七,我是一个吃货,方言“吃”就是七啦),决定开始思维导图百日计划,一是为现在的工作服务,多积累素材,毕竟导图这样的工具,不练就会生疏;二是为自己日后细细回想能有故事告诉我的学生也好,子女也好,我坚持过这样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嘛,跟自己死磕,一点点实现自己曾经吹过的那些牛X啊!
我选择在简书记录这个计划的点滴,一是让我这个行动可以留下足迹,二是满足我这个凡人小小的虚荣心,希望有人关注,并且喜欢,化成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第四幅主题】:《道德经第一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4595157/3cf44dbd8c419abf.jpg)
【中心图】:因为是《道德经》,所以中心图选择的是画老子这个经典的卡通形象,带着一个葫芦;一目了然。
【主干】:我把第一章分为四句,把每一句作为一个主干;
1、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解释:道这个东西是可以用语言来说一通的,但说一通的道与世间本来存在的那个道不是一回事。(其中的道理也是容易理解的,要说一通就要用名称、概念这类语言材料,)名称、概念是可以解释的,但这种解释与它背后所指事物的丰富内涵也不是一回事。
图示:“可”就是对的,非常道的“非”表示否定就用符号错表示;名谐音“明”,就画了一个太阳在旁边作为记忆线索。
![](https://img.haomeiwen.com/i4595157/99dfab144d1518b2.png)
2、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解释:(比方说)“无”这个词,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初始状态。“有” 可以解释为事物的原因或母体。
图示:这句的句式是“...名.......之.....",化繁为简就把两个指向一个名,天地用云和小草表示,万物之母,用了一个蹩脚的英语“all mum”来表示,也算是增加一个记忆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4595157/db159852c50785e0.png)
3、第三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但“无”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细微精致之处,而“有”的深层含义是要人们把注意点放到事物的整体框架方面。
图示:其中有一个字“徼”比较难得记忆,所以就加了一个小喇叭,是发出声响之意,谐音为叫。
![](https://img.haomeiwen.com/i4595157/83bfd60b120f20a4.png)
4、第四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无”也好,“有”也好,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情,由于着眼点不同,才有不同的说法。这种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的方法就叫做“玄”。反反复复地从不同着眼点看事情,这是认知万事万物的根本法门。
图示:此两者是指的无和有,用友阴影和空白表示;众妙在门中。
![](https://img.haomeiwen.com/i4595157/9cd2b2acb351e0fb.png)
不知道看观们可否根据导图记下来呀~~
画思维导图的目的不是画,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用自己的思维画了,画完自己复习之后可以不看导图可以还原个八九不离十,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所以记下来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