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印度的人,大多对印度普通百姓贫困却乐观的生活态度吸引,也会吐槽出行、住宿等诸多不便,但如果要问他们有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那一定是不能漏掉泰姬陵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以为然,因为中国北有皇家园林故宫,南有文人墨客的苏州园林,泰姬陵又能好到哪里去?笔者曾经确实也缺乏想象,直到看了印度遗产管理顾问阿米塔·拜格和建筑师、城市学家和教育家拉胡尔·麦罗特拉的这本《泰姬陵的故事》,被深深吸引。

《泰姬陵的故事》有着深入浅出的文字和考究的翻译,再辅以丰富的图注,拓展了关于泰姬陵的知识和背景,犹如跟着文保专家和建筑大师走进泰姬陵。
泰姬陵的美让人窒息,而它的主人阿姬曼·芭奴,传奇经历也让人叹为观止。
阿姬曼·芭奴出身高贵,父亲阿布哈桑·阿萨夫·汗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重臣,姑姑努尔·贾汉则是皇帝贾汗吉尔的宠妃,属于典型的皇亲国戚。
阿姬曼·芭奴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惊人美貌,长大后嫁给了贾汗吉尔的三皇子库拉姆,两人非常恩爱。
1628年,库拉姆继位,封号“沙贾·汗”,阿姬曼·芭奴也夫贵妻荣,得到了“泰姬·玛哈尔”的头衔。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3年后,阿姬曼·芭奴在剩下第14个孩子的时候,因产褥热去世。
沙贾·汗很难过,不吃不喝,痛定思痛之后,他决定要做点什么,那就是要给宠妃阿姬曼·芭奴建造一座无与伦比的陵墓。
沙贾·汗选择在印度北部亚穆纳河转弯处的大花园动工,这里地理位置绝佳,沙贾汗可以从阿格拉城堡远眺,这样他就能离阿姬曼·芭奴近一些。
沙贾·汗在用料上不计成本,用了无数的大理石和宝石,并招来了很多能工巧匠,务必要打造出一流的建筑。
结果我们都知道,泰姬陵确实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可就在竣工后不久,沙贾·汗和阿姬曼·芭奴所生的四个儿子就爆发了激烈的夺位战争,最终三子奥朗则布胜出,太子达拉·舒科、四子穆拉德·巴克什被杀,次子沙赫·舒贾客死他乡。
沙贾·汗也被儿子奥朗则布囚禁,郁郁而终;好在他可以跟阿姬曼·芭奴长眠在泰姬陵,这也是一个不算悲惨的结局了。

通过《泰姬陵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空间上呈现丰富的建筑细节,使一切有关泰姬陵的建筑细节都纤毫毕现;时间上则展现宏大的历史背景,呈现泰姬陵从修建至今的历史变迁;更有320幅全彩精美图片,大量档案级珍藏图片为首次中文世界出版,为读者呈现即使亲到泰姬陵也不能目睹的建筑风采。
如果暂时去不了印度,那么《泰姬陵的故事》还真的是全面了解泰姬陵的不二之选,精装全彩大开本,不仅可以赏读,更有收藏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