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 染
江南小镇某村,山清水秀,物阜民丰,
风调雨顺,鸟语花香。
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
古之传统农舍随时可见。
而且可喜的是这个地方尚存有书院祠堂等遗跡,更为这个小村凭添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每到春和景明之时,处处葱葱郁郁,那种"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天然无饰的美景十分迷人。一年四季可谓是: 春踏青草地,夏赏绿荷池,秋收黄金谷,冬吟瑞雪诗,直叫人觉得,生活最为宜居之地其实就是这样"方塘十余庙,草屋八九间"的地方。有一调寄《西江月》之词专道这小村美景:
青砖白墙黛瓦,
碧池莲叶荷花,
燕语莺啼五月夏,
烟蘸柳线丝斜。
月沼南湖溪水,
祠堂书院农家,
小塘秋水浸晴霞,
天堂人间落下。
忽一日黎明,早起的人们忽然闻到一股臭味。那臭味腐中带酸,酸中带腥,腥中带骚;那臭味忽远忽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轻忽重,飘飘摇摇,迷迷朦朦,不知从何而至。而且严重的是这股臭味随风飘荡,竟然透过门窗,登堂入室。这一下村民们慌了,纷纷走出家门寻找臭味之源。但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臭味从何而來。远山还是绿的,湖水依然是清澈的,蓝天白云一切如故。这臭味从何而来呢?
好几天了,臭味仍没消散。
村委会觉得事情非同小可,立马报告到县里。县里主管环保的接到报告,得知天堂一般的美景之地出现了污染,不敢怠慢,又汇报到省里。省环保局带领环境保护专家火速赶到小镇村里進行全方位的检测。结果终于搞清楚了。原来臭气来自村头的一方水塘。可是令村民们不解的是,那水塘仍然清澈见底,水中小鱼小虾依然悠哉游哉。这是怎么回事?
环保专家回答说:水遭到污染了,但庆幸的是水质无毒,请大家放心。现在大家回忆一下,是不是在水中洗了什么東西?村民们面面相觑,都说从来不在这小潭内洗任何东西。县里的人也作证说此地村民,民风淳朴,多年来村里人从不在塘内胡乱洗东西。
忽然村长忆起了一件事。说前些日子有一支足球队来到本地。一个个人高马大说是国字号的。见风景这么美,水塘这么清凌,不由自主竟脱鞋退袜泡起脚来,而且泡了足足有一个小时……没想到……!
环促专家们一听,惊得下巴差点没掉下来。说:没想到,没想到,中国足球队的脚太…… !
抗 臭
污染 (外一篇) 文/单鸿恩国朝大江之南有黄山,天下闻名。 有诗赞曰:
蜿蜒盘绕上苍穹,
逶迤游人兴浃融;
止步云梯叹鬼斧,
行经栈道赞神功;
天都飘缈浮云际,
莲蕊迷蒙隐雾中;
百里黄山皆画卷,
更兼古道万松葱。
黄山饮誉中外,自然游览者众 。据传每年游客达三百余万。旺季时,日登山游客竟达三万五千余众。虽云游览黄山赏景实为一桩美事,然却须力体支持。即使乘揽上下也是早上登时手舞足蹈,其兴勃焉;而下午归来却是腰酸腿疼,其态蔫乎。如此态势有商机之心者便瞅出生财之道。
话说有老中医者,在山脚下开了一家足疗店。由老中医亲聘亲授一些青年男女专为游山下来的人洗揑脚。服务生们受老中医亲传训练有素,除手法高超外,还有相当的耐臭能力,不管客人的脚有多臭他们都熟闻无感,可谓是常捧臭脚,久闻而不觉其臭。
一日有客来。客高大形彪。
一男服务生招呼为其洗脚。客脱袜只一只,就见服务生上身一仰没有说话,忙从衣袋中取一口罩戴上。待客两袜齐脱,服务生又把小凳向后稍移,又取一口罩覆嘴上。客赧然而愧说:我的脚是不是太臭了。服务生忙说:不臭,不臭,我的抗臭能力是我们全店最强的。说着又取一个抗PM2.5的口罩戴上问:先生在哪里发财,干什么职业,你的脚咋这么臭呢?
客说:我……我……是中国足球队的……。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