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发奇想,董卓之死让自己倒心生几分感慨,何不行之于文呢!于是有了下文,每段小标题为自个儿有感而编,不一定妥当。
一、何进“引狼入室”
先来说一下董卓吧,东汉末年大将,在西北拥有军功,后讨伐黄巾起义失败,但仍持有重兵自恃。后何进邀其入京,何进却先被宦官十常侍所杀。结果引狼入室,董卓拥兵自重,并废少帝,立年幼的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以此独揽朝廷大权。
二、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不果而终
董卓如果扶持汉献帝,匡扶汉室,造福民众,也好。只是他生性暴虐,残害百姓,独霸朝纲,激起了十八路诸侯(有说史载十三路,《三国演义》说十八路)联合讨伐董卓。
可惜,董卓兵力强大,有智囊李儒等,猛将众多,尤以吕布骁勇无比。而十八路诸侯人和不够,虽有袁绍统领,但不能齐心协力,而且袁绍也错失战机,使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安全转移。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终不果而终。
三、董卓多行不义必自毙
董卓的暴虐也激起了一些汉室老臣的不满。司徒王允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他先前就曾忍痛割爱,把“七星宝刀”送予曹操刺杀董卓,结果失败。
后来,王允又利用连环计,反间董卓和吕布的关系,利用吕布杀了董卓,可谓功高盖世。十八路诸侯都没做到的,让他做到了。不过《三国演义》中虚构了一个大义的美人貂蝉,为国事为报恩而牺牲自己。只是遗憾王允后来被董卓余党李傕和郭汜所杀。
四、吕布有勇少谋不足成大事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骁勇无比,是三国第一猛将,单打独斗无人能比。只可惜,因先后认丁原和董卓为义父而背冠以“三姓家奴”,又因其先后杀了二人而背上“不忠不义不信”的骂名。
后与曹操曾血战被俘,吕布欲投曹操,因刘备对吕布怀有夺沛州之恨,又有怕曹操得吕布如虎添翼之心,故提醒曹操吕布不可信,使曹操杀之。
可惜,王允吕布等杀了董卓,其实为日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扫除了障碍。
是啊,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总是如此扑朔迷离,孰是孰非又如此难以评说定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