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游记 22

作者: 叮_咚 | 来源:发表于2024-08-28 07:30 被阅读0次

22

崇禧万寿宫历史悠久,原为南朝时所建的“曲林馆”,后经多次改名与修建,直到元朝时赐名“崇禧万寿宫”,沿用至今。眼前这个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是2016年建成的,位于原址之东,总投资1.2亿人民币。

这是一座集生态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型道观,因当年茅山第九代宗师陶弘景在此设华阳下馆,故又名“下宫”。我想,也因为它是茅山三个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之中海拔最低的吧。

因为新,也因为低,我们到达的时候游人寥寥。当然,应该跟时间也有关系。毕竟,那时是十二点多钟,这个点谁不去吃饭休息呢?如我们这般的傻子,少也就不足为怪了。都没有被检票,我们就畅通无阻地进入了万寿宫,是万寿宫太好客,还是检票处工作人员回家休息了?哈哈~

虽然游客少,是游览的绝佳好时机。可是,面对着建成不到10年的建筑,且不在原址,实在是有点味同嚼蜡。还是很赞同《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那句话——“因为它们代表着历史,而历史本身就是无价珍宝。”反之,没有历史,当然也就珍贵不起来喽。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怎么也不能辜负了自己的这一路奔赴吧?我们沿着路在万寿宫走了一圈,建筑确实宏伟,规模绝对巨大,只是面容太过年轻,万寿宫缺少时光的洗礼,慢慢来吧,这个急不得。相信百年之后,这里一定也会游人如织,只不过,那里面没有咱啦。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

人啊,就是这样吧,心中没有了热情,行动上也会怠慢起来,偌大的宫殿,我竟然就拍了这几张照片。就当成冰山一角,凑合着看看吧。

做攻略的时候分明看到万寿宫中有养生餐的,如今却连工作人员的影子都没见到一个,吃饭更是痴心妄想了,且忍着吧。

我们草草结束了游览,准备去寻吃的。我突然想起来这附近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喜客泉,不如顺便看了吧,来都来了呢。

而且,这景点被宣传得那么神乎其神——水质甘甜,遇旱不涸。游人到泉水边拍拍手,就会从泉池中冒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气泡,似乎在开心欢迎客人到来,大有客至泉也喜之意,故得名“喜客泉”。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欣赏奇迹,并赋诗留念。其中,明代诗人陈沂的诗《茅山识泉》描述得最为形象生动:“池上一鼓掌,池下泉自溃。问喧觱沸起,散乱如珠碎。为问何为然,人云此地肺。消息与人通,气动随謦欬。我来方肺渴,掬取聊一溉”。

另外,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播出的电视剧《中国泉》就在喜客泉拍摄的。

如此,怎不令人心向往之?

待续……

相关文章

  • 2018-09-22 茅山游记

    茅山游记 提起镇江句容茅山,脑海里首先浮现四个字“茅山...

  • 茅山游记

    老婆单位福利——所有的员工都可以携带家属,利用固定的三天假期旅游,费用一千元。大宝特别喜欢出游,更是喜欢住宾馆,自...

  • 茅山游记

    这几年金坛是我们的根据地,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过辉煌成就,有过惨败时刻,为此三叔和三婶常念叨,我们应该去...

  • 茅山

    茅山派,上清派的别称,因为坐落在茅山,故被人称为茅山派。也分南北茅山道教,北茅山为创始地,南派茅山为今天广东罗浮山...

  • 茅山夜眠咒法

    南传茅山仙法源于道教符箓派茅山法门,在民间称之为茅山仙法大教、茅山仙法、仙法、茅山法、仙教等称谓。起源于二千多年前...

  • 渌洋湖骑行计

    渌洋湖湿地公园的骑行行动是发生在2018年10月20号,计划骑行更是在很早之前,大概就是写"茅山游记"的时...

  • “烂大街”的茅山术

    如今网络上各大师都自称自己是茅山某掌门、茅山隐宗、什么茅山某某子,还有就是某些大师又自称自己会茅山什么五鬼运财呀...

  • 开心就好

    不知道现在是否还真的有茅山教的存在,茅山道士是否后继有人,茅山道术是否有流传下来?我在看《茅山后裔》,一本令人啧啧...

  • 拥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被道家称为“上清宗坛”(初伊科技-原

    ​茅山简介 茅山主峰大茅峰海拔372.5米,景区面积约为71.2平方公里。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

  • 随园雅集第两百零五集|茅山逢故人

    本集匿名投票荣誉榜 诗魁:浅情,作品《10.茅山逢故人》 副魁:炎冰,作品《3.茅山逢故人·醉卧》 1.茅山逢故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茅山游记 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bo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