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崇禧万寿宫历史悠久,原为南朝时所建的“曲林馆”,后经多次改名与修建,直到元朝时赐名“崇禧万寿宫”,沿用至今。眼前这个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是2016年建成的,位于原址之东,总投资1.2亿人民币。
这是一座集生态与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型道观,因当年茅山第九代宗师陶弘景在此设华阳下馆,故又名“下宫”。我想,也因为它是茅山三个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崇禧万寿宫)之中海拔最低的吧。
因为新,也因为低,我们到达的时候游人寥寥。当然,应该跟时间也有关系。毕竟,那时是十二点多钟,这个点谁不去吃饭休息呢?如我们这般的傻子,少也就不足为怪了。都没有被检票,我们就畅通无阻地进入了万寿宫,是万寿宫太好客,还是检票处工作人员回家休息了?哈哈~
虽然游客少,是游览的绝佳好时机。可是,面对着建成不到10年的建筑,且不在原址,实在是有点味同嚼蜡。还是很赞同《穆斯林的葬礼》中的那句话——“因为它们代表着历史,而历史本身就是无价珍宝。”反之,没有历史,当然也就珍贵不起来喽。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怎么也不能辜负了自己的这一路奔赴吧?我们沿着路在万寿宫走了一圈,建筑确实宏伟,规模绝对巨大,只是面容太过年轻,万寿宫缺少时光的洗礼,慢慢来吧,这个急不得。相信百年之后,这里一定也会游人如织,只不过,那里面没有咱啦。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 2024年5月12日随手拍人啊,就是这样吧,心中没有了热情,行动上也会怠慢起来,偌大的宫殿,我竟然就拍了这几张照片。就当成冰山一角,凑合着看看吧。
做攻略的时候分明看到万寿宫中有养生餐的,如今却连工作人员的影子都没见到一个,吃饭更是痴心妄想了,且忍着吧。
我们草草结束了游览,准备去寻吃的。我突然想起来这附近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喜客泉,不如顺便看了吧,来都来了呢。
而且,这景点被宣传得那么神乎其神——水质甘甜,遇旱不涸。游人到泉水边拍拍手,就会从泉池中冒出一串串珍珠似的气泡,似乎在开心欢迎客人到来,大有客至泉也喜之意,故得名“喜客泉”。
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欣赏奇迹,并赋诗留念。其中,明代诗人陈沂的诗《茅山识泉》描述得最为形象生动:“池上一鼓掌,池下泉自溃。问喧觱沸起,散乱如珠碎。为问何为然,人云此地肺。消息与人通,气动随謦欬。我来方肺渴,掬取聊一溉”。
另外,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电影制片厂制作播出的电视剧《中国泉》就在喜客泉拍摄的。
如此,怎不令人心向往之?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