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吴军老师的Google方法论

关于吴军老师的Google方法论

作者: 护眼小常识 | 来源:发表于2017-12-27 22:37 被阅读0次

2017-12-24职业天花板来自认识的局限性(吴军)

    很多人在多年后都会遇到职业天花板,及时学习新的技能,知识领域也不能突破。这些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吴军老师把他成为计算机思维,并非计算机也有思维,而是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今时代被成为后信息时代(或者智能时代),所有人都需要升级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跟上这个时代,才可以突破天花板。

  计算机思维方面,其中一个是量级的概念,即“大”和“小”。由于人类的进化,天生对数字大的无感,而同样的数字在计算机看来确实有极限的。如:围棋的变化数量,在人类看来是数不清的,但是计算机来说就是可以计算的。每一个棋点最终是黑子、白子或者空着。棋盘有361个交叉点,因此围棋最多可以有3^361约等于2x10^172种情况。这个数字非常庞大,大约2后面跟了172个0,人类对他是无感的,但是计算机是可以计算出来的。假如你去问物理学家,他们对这个数字会有感觉,会告诉你整个宇宙不过才有10^80到10^82个基本粒子(质子、中子,或电子等等)。

      计算机的进步速度有多快那,摩尔定律让计算机每十八个月性能翻一番,每五年长10倍,10年进步100倍。假如往未来看,今天如果要开发5年以后的IT产品,就必须假设在今天10倍的资源框架下进行。那么今天的IT人员拥有了10倍以后的资源,他们很难想如何去服务大众。

    在我职业现阶段,我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不知道5、10年后的职业发展趋势。导致学习内容上的分散,不聚焦。更没有方向感,就如同罗胖说的,是一个知识焦虑者。我应该试着培养这种计算机思维,而不是像那位酋长一样,只是认识1-2.大于2的内容一无所知。感觉像是井底之蛙

  记得看过刘润老师的《趋势红利》,里面也是说到,能够抓到红利是要有对未来领域的先知,其实先知并不是预测,而是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内进行的推测,判断,提前加入大军,抓住最早的红利流量。吴军老师的计算机思维,其实也是要拥有未来的思想。李笑来老师讲的活在未来。不同程度上也是告诉人们,不要只是眼看当下,而是要用未来思维进行思考,学习。

职业的天花板就是来自认知的局限,改变认知,要先从认识知识面开始,了解更多的领域,未来是个多领域的协作时代,需要每个人精通一行,但是也要能够在其他的领域充当一块结实的木板。

2017年12月26日  思维方式决定商业模式

首先要理解的是,我们人类是生活在小数的世界中的,相对于想象空间也仅限于当前。那么这种思维很难再大的量级上去解决问题。要解决大量级的问题,就需要改变就能思维,比如一个人有10本书,和一个人有1万本书的管理思维是有差异的。雅虎曾经是做的网站,后来为什么落寞了,因为没有考虑到当数据大量出现的时候,该如何去应对。网页信息较少的时候,可以简单罗列,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面对这样一个海量的数据,你是如何去处理的,并且满足人们的需要,雅虎并没有处理的很好。相对今日头条这样的公司就做的很好,出现了个性化的需求设置。谷歌百度出现了个性化搜索的功能。现在的金融行业也每况愈下,因为出现了支付宝,蚂蚁金融等这样的公司,打破了原有的贷款的人脉、经验,在互联网下改变了原有的小范围内可以实现的情况。所以对于企业,应该提前把自己定义在大数世界里,才能建立起更有竞争的商业模式,作为个人必须升级思维方式,才能迅速增长。

在前人的思考上,直接拿来用,而不是用最笨的方法去实现一个简单的问题。例如,一个程序实现个位数的 运算,程序员因为觉得计算简单,便使用了一种最笨的算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只是活在小数据里,没有大数据的概念。那么同样的解决问题,前人已经总结一套优化的方案,为何不能拿来直接使用那?所以人要善于使用前人的思考及成果,而不是事事都要从头开始。还有处理问题的时候应该是最优,不是停留在小量或者当前的事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吴军老师的Google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bp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