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拾慧之二丨《沉沦》主人翁精神状态的形成原因

拾慧之二丨《沉沦》主人翁精神状态的形成原因

作者: _孙蓉蓉_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09:06 被阅读0次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在许多国家的眼中是东亚病夫,而刚刚崛起不久的日本也是这众多国家中的一个。《沉沦》在此背景下展开故事,其主人翁在去日本留学的时候生出了很重的抑郁症,并且他的精神状态也让他走向了自我毁灭。而这种精神状态不仅仅是在日本形成的,而且在留学之前就已经初见端倪,这些原因是十分值得探讨的。

    读完整篇文章,我认为关于主人翁精神状态的形成原因,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是他自身的原因。

    首先,主人翁过于渴望爱情,并对爱情有一种偏执的渴望,这对他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沉沦》当中的四段故事中都表达了主人翁对爱情有些病态的执着。从日本女学生,到旅馆主人的女儿,从偷听他人到自己招妓,处处体现着他对于爱情和欲望的苦闷。这些苦闷也是直接造成他的神经过分敏感,看到周围的人和物都有种敌视感。他甚至比林黛玉更加显得敏感脆弱,多愁善感。在他极度苦闷的时候,他时常幻想自己是一个多情的骑士,把他周围的任何景物都幻想作书中的场景,并用华丽的文章作起小说来。而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大概就是他忧郁病的根苗了。

    其次,他具有早熟的性情,这是文章开篇就提到的。他的早熟与他在国内的生长经历不无关系。他三岁的时候就丧了父亲,那时候他家里困苦得不堪。三岁丧父已经是很残酷的一件事了,然而他还找不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学堂。他的兄长们日子也过得并不舒服,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如意,小镇里的闲人都说他们的风水破了。还有一件让他苦恼的事情是他的学习科目,他考入预科的时候,本来填的是文学,后来将在预科卒业的时候,他的长兄定要他改到医科去,他当时亦没有什么主见,就听了他长兄的话把文科改了,当他后来学习的时候,又觉得学校里的教科书味同嚼蜡,毫无半点生趣,仍去读爱读的文学书。这些外在的原因造成了他那十分早熟的性格。

    再次,他是一个自卑又自负的人。一方面,他才华横溢,孤芳自傲,另一方面,他又自卑至极,心灵脆弱。主人翁还未赴日本留学时,在国内换了许多中学堂,依他自己讲来,他以为他一个人与别的学生不同,不能按部就班的同他们同在一处求学的,并且他觉得学堂里的情形太无道理,就立即去告了退,仍复回家,到那小小的书斋里去了。在我看来,他代表了当时知识分子的一个普遍的矛盾心理。民族危亡,内忧外患,许多文人报国无门。一方面他们自己拥有相当丰厚的学识,具有文人的清高孤傲;另一方面,他们对于中国的弱小的现状十分自卑。由于这种自卑,主人翁见了日本人便觉得抬不起头来,而且有种周围人都在嘲笑他的感觉。

    第二是周围的人和社会的原因。

    首先,他从小接受的是中国式的教育,尽管辛亥革命已经过去很久,但是由于民国初建,积弊仍然很深。他小时候在县立小学堂卒了业,有换来换去地上了中学堂。十七岁之前他接触的是传统的。而在他考上了大学的预科后,就过着一种甚至比传统学堂更加管控自由的地方。这大学是在杭州城外,本来是美国长老会捐钱创办的,所以学校里浸润了一种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得同针眼儿一般的小。他不得不去祈祷会,唱赞美诗,看新约旧书,做礼拜。而他的爱自由的心理对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心服从,又退了学回到自己的书斋。在他求学过程中的种种压制性的教育在我看来对他这样病态的心理状态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其次,他的长兄对他的影响很大。这不仅体现在他的长兄要求他报医科,还体现在他后来与长兄的决裂对他的影响。在偷看房东的女儿洗澡被发现后,他因羞愧搬离了暂住的旅馆,找到了一个偏僻幽静的叫做梅园的地方。 搬进了山上梅园之后,他同他北京的长兄,为了一些儿细事,竟生起龃龉来。他发了一封长长的信,寄到北京,同他的长兄绝了交。绝交后他常回想长兄,就把他长兄判决是一个恶人,他自家是一个善人。并为了复他长兄仇,就把所学的医科丢弃了,改入文科里去了,他把这一次的转科视作永久敌视他长兄的一个手段。这件事对他怨人骂己有很大作用。

    再次,他周围的中国同学对他的不理解和疏远。他去寻访的时候,总想得些同情回来的,然而到了那里,谈了几句以后,他又不得不自悔寻访错了。他的几个中国朋友,因此都说他是染了神经病了。于是他对那几个中国同学,也起了一种复仇的心,并且一日一日地疏远起来。中国留学生开会的时候,他也不去出席,他与中国同胞竟像成了两家仇敌。而他的同学的表现,让我联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看到中国人被杀的电影竟然叫好的留学生,他们去留学并非是为了祖国的富强,他们比未受教育的国人甚至更加愚昧,以嘲笑国人为乐,因为学了一点外国知识就沾沾自喜。他在外留学本就孤单,再加上从同胞那里得不到温暖,他的抑郁症便越发严重了。

    最后,他周围的日本同学及其他日本人带给他的冲击。他的同学对他都是避而远之的。在他看来,他的同学个个都同春来的燕雀似的在那里作乐,只有他一个人锁了愁眉,兀的不作一声。他也希望他的同学同他讲些闲话,然而它的同学一见了他那一副愁容,没有一个不抱头奔散的,因此他愈加怨他的同学了。他甚至觉得在同学之中感受到的孤独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感受到的孤独还要难受。其实在我看来,有一些日本人并没有他认为的那样对他充满恶意,是他敏感脆弱自卑的心理作祟,让他感受不到除了大自然以外的温暖,导致了他的抑郁甚至死亡。

    第三是中国弱小的原因。

    几乎每件事的发生都与祖国的弱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人翁每一次的难过与苦闷最终的落脚点几乎都是“中国呀中国,你怎么还不富起来强起来”。由此可以看出,祖国的弱小直接导致了他在日本的不开心的遭遇,而这些不开心的遭遇使他一步一步陷入沉沦的深渊,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所以有了强的过,才会有不受人欺辱的一个个国民。主人翁对国家强大的期盼也代表了作者对国家富强的期盼,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时代文人对国家的期盼,这种期盼促使着文人拥有报国的热情和行动,也为国家的富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主人翁病态的精神状态虽然让他一步步走向毁灭,但他的思考,他的期盼能传递给我们的,是一腔爱国之心。《沉沦》虽描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对求而不得的爱情的苦闷,但我们也应该从这之中挖掘更深的精神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拾慧之二丨《沉沦》主人翁精神状态的形成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de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