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久之,衡子昌为越骑校尉,醉杀人,系诏狱。越骑官属与昌弟且谋篡昌。事发觉,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谒者诏衡冠履。而有司奏衡专地盗土,衡竟坐免。
……
“衡监临盗所主守直十金以上。《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地,所以一统尊法制也。衡位三公,辅国政,领计簿,知郡实,正国界,计簿已定而背法制,专地盗土以自益,及赐、明阿承衡意,猥举郡计,乱减县界,附下罔上,擅以地附益大臣,皆不道。”于是上可其奏,勿治,丞相免为庶人,终于家。
活着的2022:
1月:做核酸
2月:做核酸
3月:做核酸
4月:做核酸,封控。
5月:做核酸,封控。
6月:做核酸
7月:做核酸
8月:做核酸
9月:做核酸
10月:做核酸
11月:做核酸
12月:阳了,活着。
1945年夏,两颗大炸弹从天而降,两座城经历了迄今为止唯二两次真正意义上的“烧烤模式”。几日后,小日子过得不错的人家的广播中传来了无条件投降的公告。
问题:阅读以上材料,从下面选项中找出不同类的一项。
A、历史上的匡某
B、让大家不能好好过日子的新冠病毒
C、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生物
答案: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答案解析:
不是因为B、C都是错的,所以选A,而是因为A是对的才选之。新冠病毒,历时三年,消耗了天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谁也没弄死谁,双方都在向着一个和谐共处的目标在慢慢趋近;人在变,毒也在变,收敛地变,唯有此,方能共存,否则其中一方早就芭比Q了。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生物,嘴硬、很硬、非常硬,但好在识时务,大炸弹面前顿觉自身渺小,及时举手,幸免灭顶。故,病毒与小日子的共同之处就是懂得收敛,唯有匡某,胃口极大且无止境,另加教子无方,能郁郁而终已是极好。
凿壁而得光,谓之“借”,可笑至极,以此来教诲后来人,其心可诛。法制社会,不同于古时的蛮荒,一味宣扬千百年前的所谓“正道”,非蠢即坏。即使在匡某的时代,“凿壁”的行为一定就是值得推广的么?我看未必。你的壁,也是他人的壁,邻居宅心仁厚、不与其计较,并不代表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不要把别人的善良与忍耐当成你嚣张跋扈、肆意妄为的资本。如果说他后期的行为与年少凿壁并无关联,那这妥妥的属于欺“君”,至于具体欺的是哪个“君”,自行理解吧。若无当初,晚年又如何而“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同理的还有鲁某读书时在课桌上刻“早”字,就因为其身份特殊,毫无争议的破坏公物行为被包装得花枝招展,蛊惑众生。现在找个小学生让他在学校的课桌上刻字,请问他会跟你要多少钱?
谈到钱,就有点伤感情了。但若是想活着,就必须谈钱,否则感情就如空中楼阁,虚无。几十块钱一度的电,可以不用,但是几块钱一斤的米面,不能再是虚无,得有,这是基础,万事的根基。根基一旦出了问题,比如被大水冲了、被虫子蛀了,或者被打断腿了,那就危险了,越久越危险。有多危险呢?跟见了扁鹊的蔡桓公无异,拖得久了就随时会芭比Q。倘若病得不轻的蔡桓公在前三次见扁鹊时,能有一次腾出点时间来思考一下人生,都不至于出现后来的“司命之所属”。这一点上,得高度赞扬一下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毒课本”事件,反应迅速、知错即改,好。
更知错就改、反应迅速的,还是病毒相关的事件。这玩意儿今年的影响有点大,尤其是在上海,封控两个月,损失了多少我们不得而知,期间发生了很多当时看似不可思议的奇闻异事,但是事后想想,却又感觉似乎有那么点点合理的成分。第一只螃蟹,不管给谁,总归是要吃的,更何况后面还有大蛇、蜘蛛……没有从天而降的经验,不打一架,又怎么能知道如何克敌。战,必有损。年末的这群羊,也是来势汹汹。一开始,不知所措,争药抢粮,后来慢慢摸着了点门道,如今大羊群已过,一切安好的日子,也不远了。
羊过了之后,可能很多人又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放开管控?”规则制定者对于这些决策的考虑,远远不是如我们所想的那样简单粗暴,毕竟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与数据太过渺小。谁又能知道,若是选择其他时间众羊渡劫,一定就会比现在的境况更好么?我们常常沉不住气,却没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好人一生平安,不好的人“流芳百世”,这个美好的世界没有坏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