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小李子认识是在洛阳关林集市上。她本名李灵,是青岛人。但她一点不像青岛人,倒像个江南水乡人,水灵灵,——真如她的名字!
据说她哥哥在洛阳当兵,以后又落户到洛阳,在公贸公司工作,她便跟着过来。也许是闲的慌,她哥便利用公贸公司的关系,将晋江的运动鞋拔一部分到关林市场由她妹妹批发,她顺理成章的成了代理商……!
那年我弟弟跟隔壁和聪合伙做了几千双棉鞋,卖不掉,先在郑州老王那里堆放了一段时间,老王也尽了心,出了力!只是棉鞋没推出去……!只好拉到关林来,我摩配的生意就此断了!仿佛鸭子赶上了轿……。
关林当时是中原最负盛名的批发市场,在全国多排上号,我去时门市当然没我的份,——即使还剩那么几个,也是最偏僻的,租金也不是我能承受的起!我只有摆露地摊的份。开始是顾人每天早上用板车推鞋,下午三四点收摊叫人拉回仓库。后来自己卖一个独轮车,学中原人样子,推了起来:开始很难,稍有不慎,就会侧翻掉,……推了几天,撑握了技巧。平衡了左右,就如履平地,行走自如,早出晚归,也挺方便的。
那时整个批发市场,以布匹与布鞋为主。我是第一个从温州过来的皮鞋商。当然叫人眼睛一亮,但多半是看的多,卖的少……这个小李子也是闻风而来,站在我的摊前,笑眯眯看着,她个子小小的,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充满好奇的泛巴着!是乎想探索一下这个温州人的风貌,兴许令她有一点失望,这个温州人也不过如此,瘦瘦的脸,黄疏的头发,除有那么一点秀气外,还不如中原汉子的敦实呢……!
她拿起呈亮皮鞋,像模像样左看右看,掰扯掰扯鞋底,看它到底有多结实,她是乎说还不如布鞋耐穿,结实,又舒服呢!她看了商标,说了一声:〃烟斗"笑笑说:"名字倒挺新奇的。问了一声,批多少?……〃
〃二十八!"——"天哪!顶上我十双布鞋了!我看,你那除了摩登一点外,可能你那十双皮鞋穿破,我那一双还未破呢!"
这无凝给木子一记耳光。木子仿佛被羞辱一般,脸刷的红到耳根,——这小女子的嘴确歹毒点,木子半天说不出话……!
她见木子脸红到耳根,便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嘴快了,你莫要见怪!……我是第一门市里。有需要帮忙尽管找我——小李子。
木子见这小女子,瞬间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令他糊涂!但他己明白这小李子说话的份量,足见在市场的地位。此刻潜意识告诉他此女可交的。
此后他的身旁来了一个乐清芙蓉包宅的包周林,之后又来一个平阳的阿海夫妇及他的两个娣妹,……
阿海自产自销,包周林全是倒买倒卖的,我家半产半进,——后来我也全进人家的皮鞋,因为我们实在赶不上步伐。虽然中原人嫌皮鞋贵,但走高端的人还是有的,只是很遗憾的事,运输太不发达,从发电报到家,到皮鞋运过来,须一月左右,唉!等它运来,黄花莱多凉了……!
生意瞬息万变。一两月后,皮鞋到处都是,做为露天摊的我们可想而知,有几人光顾呢……那几个光顾者也多半是压价要低廉的东西的。
木子收摊后,偶尔也在市场转上几圈以了解行情,自然就会跑到小李子的门市里,开始时小李子总会问木子今天卖了多少,赚了多少……!
木子也总是实打实的告诉她,她也告诉她的营业额,基本上是十比一的比例份额。木子总是尴尬的笑笑了事……!后来她就不问,她知道木子好面子,木子生意的清淡,艰难!不用木子开口,从木子黯然的脸上就明白一二。她总是笑笑忙着端凳子给木子说:"坐吧,坐吧!〃有时闲下来,便泡上一杯热茶递到木子的手上,她始终微笑着,……!
木子回家进货了,他二哥闻说关林生意好,便急急忙忙发了一车童鞋到关林……木子刚好在回家的途中。当他一车童鞋到关林时,他正好扑了个空,连个落脚的地方也没有,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小李子见了二哥是曾恍惚,后来二哥说我弟弟也在此摆摊,只是他回去进货了,未碰上,她便问你弟叫什么哎:〃木子呀"——"她的脸上泛起一朵红云说:〃原来是木子的二哥哎……!她二话没说:〃就叫人将一车童鞋放在她的仓库里,并在她的门市上摆上童鞋,那童鞋样子新潮,胶底结实,没几天一车货就搬空了,二哥夫妇高兴的合不拢嘴,……小李子看出商机,表面上是伙同木子二哥一起进货,实则是想探一下木子的家底,……真是天不做美,她还未进浙江境内,便风雨大作,小李子勉强的到了义乌,随便进一点货,便遗憾地折回关林,……!木子第二年就离开关林,小李子是谨慎的人,连人家的家底多不知道,岂能开口,再说木子他苦于奔波,岂能顾及其他,……小李子只是眼巴巴望着木子离去……!后来阿海说,她第二年就嫁给市场的管理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