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坐出租车和司机闲聊,他说出租车司机这个群体一年的收入很多都不到10万块钱,我听了以后有点惊讶,杭州目前的月平均工资可是8000左右,出租车司机也算是性价比较高的蓝领,居然不到10万。他接着说,杭州大部分人的收入都不到10万块钱,赚钱哪有那么容易!
我没有反驳,心想我身边的人收入可不只10万哦,和我一起大学毕业的同学年收入基本在20万以上,做互联网的工资更高,朋友圈里那些猎头发的招聘广告,哪一个职位不是在30万以上。所以,我对司机的话不以为然。
写这篇文章不是想探讨我和司机谁对谁错,一定有人收入比平均工资高或者低,我们的朋友圈和所处的环境往往决定了我们能赚多少钱。老板、高管的朋友圈同样是这些人,他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工资收入了,还有各种投资所得。知名企业家群体已经不再关注个人财富的数字变化,他们更多是追求事业的更上一层楼和发挥更大的价值。
所以你周围是什么人,也就决定了你的视野和格局,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样的风景,从而决定了你的行为和习惯,导致了当前的状态。我觉得普通人要想多赚钱,可以分两步:
1、确定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一个金钱数字,也可以是一个实体店,或者一个人,比如我当前的参照目标就是身边的职业培训师,这个群体通过去企业上课,年收入百万的大有人在。朋友圈里也有做云集微店,月收入五六万的,如果喜欢做社交电商,也可以以他们为目标。
2、持续学习。确定目标后,就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付诸实践。我确立职业培训师的目标后,日常的生活就是上课、备课、学习、打造个人品牌。这个过程中80%的人都会放弃,又退回到原来的老路上,他们不懂得厚积薄发的原理,一棵竹子前三年只能长3厘米,也就是竹笋大小,但之后竹子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迅速长到十几米,可多少人都熬不过那3厘米。
我农村老家的一些发小,他们初中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往往跟着前辈去工地打工,拿着每月三四千块的工资,工地上其实有更高收入的工种,比如挖掘机司机、塔吊司机、电工、焊工,每月都有七八千甚至上万的收入,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学呢?他们说想过,但是要花钱花时间,前期又没收入。这就是他们的思维习惯,想过第1步,但第2步却从来不去实践。
相反,我大学专业不是计算机,但一些同学毕业后通过几个月的编程培训,后来在杭州做程序员,现在的收入早已超过了大多数人。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是思维方式。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在当今的商业社会,赚钱机会到处都是,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