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是一種氣象災難,從小我們就這樣被教導。
原因很簡單。我想這也不必再細說。
小時候很害怕刮颱風,生怕自己被吹到天上去。而且,因為在鄉村的關係,露天的地方還特別多,一到颱風天下大雨的時候,總能看到家裡被「一汪清池」浸透的美感。
喜歡雨,但不喜歡暴雨;喜歡風,但不喜歡烈風。
颱風就這樣伴隨著矛盾,糅合我的整個童年。
至於對颱風的感受,大抵還是上了高中開始讀地理開始。
其實不然,或者颱風的確還是氣象災害,但也或許它不僅此而已。
颱風過境時,可能為某些乾燥地區帶來雨水;又或許在一些城市發展的規劃中,已經有了很完善的對抗颱風的改變。
始終理解不了這些所謂的「好處」。畢竟這距離我們太遠太遠。
從小生活在沿海地區,最容易受到颱風侵襲的地區的我,看過太多有關颱風造成什麼什麼破壞等等的新聞,對這種「煩人」的天氣已經有了太多負面的情緒。
至於下一個颱風什麼時候到來呢?我相信依舊還是會有那樣的感覺。
在學習災害的時候,老師就輔導我們有關應對災害時的一些技能。不僅是物理上的,還有是心靈上的。
說到這裡,突然就想到了很多之前有關災害裡面成功獲得營救,被報導的那些勵志故事。
當他們分享他們的感受時,滿是盼望和感恩,大抵是遠超於在等待救援期間那些失落與苦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