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历本廖黄悦 2021410003 18777342794
鲁迅先生写的《明天》收纳于《狂人日记》里,讲述的是单四嫂子在自己儿子宝儿病情严重之后求医治病、买药取药最后宝儿离世,众人对待此事行为的故事。 其中单四嫂子与《药》中华老栓一样的愚昧迷信,单四嫂子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都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去找大夫治病,而是去求神签,许心愿。最后见宝儿依旧没有好转,才决定找装神弄鬼留着长指甲的何小仙。 在决定去找何小仙之前单四嫂子的内心想法暴露出她是一个粗苯的女人,她觉得“……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 她不明白“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也许是因为单四嫂子不知道后果,又或者说她是不敢去想这个后果。 单四嫂子与何小仙的对话也很有趣,何小仙不多说几个词,但给人的感觉像是很有把握的样子,但他是否很有把握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的只是在单四嫂子拿到药方去取药后店伙慢慢看药方,慢慢取药的漠视人命、事不关己的态度。 结局永远是悲惨的,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变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咷(táo)。 这本该是闻者伤心的场景,但在当时的社会之下人们都是麻木、利己,少有的温情也逐渐在别人的嘲笑下消散离去。 全文基调都是悲伤压抑的,尤其是在为宝儿办理丧事之后单四嫂子回想之前与宝儿相处的情景。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古以来是最悲痛的一件事。 但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对单四嫂子感到同情,反而还尖着喉咙,笑着挤着唱着歌。 最后的结尾:“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然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地叫。” 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人性、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