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北的风翻过秦岭,带着十二分的冷意,倾泄在巴蜀大地上。风穿过青龙湖上的十二孔桥,发出阵阵如鬼魅般的嘶吼,扬起湖边送葬人群的白麻衣。
送行队伍中,领头的是一白发老叟,微微驼着背,手里拿着一根桃木做的木杖,顶端系着白条。老叟细眯着双眼,摇头晃脑的低语着什么,左脚向前踏步,右脚落地时却向下一沉,细看竟是跛足。和硕地区的传统风俗中,送葬队伍需有老者作为使者,指道引路,遇困避险,显然老者扮演的正是这一角色。队伍的第二列中,四个壮汉抬着一口黄花木做的棺材,队伍的最后面,则跟着一位少年,以及一位不停用手绢擦拭眼泪的妇人。整个队伍人并不多,并无送行的仪仗,形制十分简单,沿着小路缓慢的前进着。
队伍行至半途,却忽然下起了小雨。巴蜀地区冬季阴冷多雨,天气以阴雨居多,队伍只能迎着细雨前行,不多时,又起了雾,大雾遮盖了道路的视野,四周只剩下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白雾。
白雾越来越浓,领头老叟的步伐此时却突然停了下来,一双深陷在眼眶中的干枯双眼警惕的盯着前方,众人也被老叟的异况吸引,顺着老叟的目光望向前方。只见从前方深不见底的白色迷雾中,有数轮黄色光晕正在闪烁跳动,像是只野狐在黑夜中追逐猎物。那光晕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直到从白色迷雾中走出了一群提着黄色灯笼,戴着竹编斗笠的黑衣人,黑衣人群似乎是冲着队伍而来,在队伍面前停了下来。
黑衣人伫立在队伍前方,并不做声。小雨仍然连绵不绝的下着,雨滴顺着黑衣人的斗笠打在衣袖上,经过雨水的浸润,袖口上的祥云标记显得格外清晰。袖口上的雨水汇集成流,最终落在黑衣人腰边的剑鞘上,发出低沉而肃杀的器鸣之声。
眼前这群人,恐怕来者不善。
雨中一黑一白两只队伍就这样静静对峙着,好似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了,空气中只剩下了细雨,不知是否受到两只队伍的气势压迫,雨水也乱了阵脚,独自胡乱飘飞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从领头的黑衣人处传出一个低沉阴冷的声音。
“请问是否是送别赵五楠先生的队伍?”
声音回荡在小路上,老叟皱起了眉头,四位抬棺壮汉也绷直了身躯。这一声虽低沉,但气势浑厚,如同在耳边击鼓鸣罄,力透耳膜。想必这领头黑衣人一定是内功卓绝之人。
片刻寂静之后,还是队伍最后的妇人缓缓抬起头来,用冻的发白的嘴唇缓缓说道:
“阁下是谁,怎知我夫君姓名?”
领头黑衣人闻言,咧开嘴角,勉强划开一个微笑的弧度,似笑非笑的说:“既然是赵夫人那就太好了,咱们兄弟总算是赶上了。夫人不必紧张,我等皆是赵五楠先生的军中袍泽,此番是前来为五楠兄送行。”说罢,领头黑衣人还抱拳施了一礼。
眼见领头黑衣人这般说辞,妇人却仍是感到不安,这群人杀意太盛,连她这个从没练过武的女子也感受到了气息压迫。况且她夫君虽曾在军旅,但这也是十八年前的事了,自从天奉二年她夫君退出军旅回到益州经商,就再也没有听起他谈起过在军中的事情。
妇人只能向黑衣人说到:“各位壮士,小女子只知我夫君有过军籍,但自我夫君退出军旅,距今已经十八年了,期间从未向我提起过军中之事,恕小女子孤陋寡闻,无法与各位相识。”
领头黑衣人笑道:“无妨,二十年前我等与五楠兄弟一同从军,战争之事太过惨烈,如今时光荏苒,故人不再提昔日之事也是自然。敢问赵夫人,我五楠兄弟因何而亡?“
闻言,妇人突然紧张起来。关于赵五楠的死,这是一个永远都不能揭开的秘密,这个世界上,除了死去的赵五楠,就只有她知道这个秘密。她曾在赵五楠的床前,紧握着他的手,眼中噙满泪水,答应她的夫君将永远保守这个秘密。领头黑衣人的这番话,一定是知道了什么,说不定他们与她夫君的死还存在着某种关系。
妇人的心中越发坚定,这群人一定来者不善。对于领头黑衣人的话闭口不言,反而目光决绝的看了看队伍前面的老叟。
“既是军中好友,怎会以黑衣示人,阁下若无其他事,请让开道路,切莫误了下葬的时辰。”声音沙哑,却如洪钟入海,似有真气流转,使得周围的细雨都产生了波动,丝毫不输先前领头黑衣人流露出的内功真气,寻声望去,来源却是一旁身材干瘦的老叟。
这是在警告黑衣人群,果然,黑衣人群怔了一怔。领头黑衣人低头捋了捋衣袖,随即说到:
“前辈好内功啊,没想到一个送葬队伍里招魂引路的老叟,竟然还是个高手,我观这四位抬棺力士,虽力负重物,却气息平稳,稳如泰山,想必也是练家子吧。”
”你明白就好,还不快快让开道路。“老叟的声音中带着怒意,手中的木杖也握的更紧了一些。
领头黑衣人一脸不屑的说:“怪哉,怪哉。一个普通的送葬队伍中居然潜藏了这么多武林高手,而赵夫人又不愿告知我五楠兄弟的死因,我很难不怀疑我五楠兄弟是怎么死的啊。我与五楠兄弟生死之交,我一定要弄清他的死因,既然夫人不让我为他送行,那么我只好开棺验尸了!”
话音刚落,领头黑衣人飞身而出,向老叟袭来,老叟一个侧身躲过袭击,随后轻功一跃,飘飘然落到棺材盖上,棺材四角的四位壮汉,则青筋暴起,身体周围隐约有金色光晕,似是突然多了千斤力量。
“蜀中开山力士!看来是我小看了你们。”黑衣人退回队伍中,稳住身形。
太白有诗云:“地蹦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相传古时蜀地四面环山,不与外界相连。古蜀王从民间选拔力士,开山凿路,最终修成天梯石栈。而这些力士便进入蜀王宫廷,世代为宫廷护卫,这些力士有一种特殊功法,运转时力能扛山,并且身体坚硬如磐石,一般兵器不可近身。但自从蜀亡后,便流落民间,五十年不曾重现。如今能在此地再见到,也实属难得。
老叟坐在棺材板上笑道:“蜀中开山力士,历经五十年才现世,你可知老夫费了多少力气才找到他们。”
领头黑衣人眉头一皱,有些谨慎的问道:“前辈方才的轻功飘逸绝伦,内功也是十分深厚,更能驱使蜀中开山力士,想必前辈也不是一般人吧,敢问前辈名讳?"
“老夫无亲无故,无名无姓,不过一将死之枯木耳,何来名讳。不过这么多年我四处漂泊,也得了个恶名,江湖中人都叫我,瘸子老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