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喜欢聪明的人,也都想成为聪明的人。聪明的人往往具有几个特征:思维敏捷,反应快速,语速较快,点子很多,学新东西听几遍就会,人际关系中也常常是活跃的有趣的在集体中混得开的人。一般来说,智商高的人比较聪明。而普通人对于智商高的人也往往都会高看一眼。
那么聪明的人就能在各方各面都表现出现,高人一等吗?也不见得。每个事务都有两面性。聪明的人在享受着因为聪明带来的好处的同时,缺点也表现的很明显。比如聪明的人因为脑子转得快,在团队中针对某个事情能够快速反应出解决方案,有时甚至能提供不止一个解决方案,陈述方案的时候也会把每个方案说的天花乱坠,有吸引力。但是一旦有人对其方案的某个具体的点提出现实的疑虑时,也经常会发现不太具有可行性,这时候,聪明的人会马上丢弃第一个方案再给你提供第二个方案,不断抛出新点子而往往对于每个点子是否可行不做过多考量。结果往往是提出的建议看起来很漂亮但是操作起来不一定顺手。所以便能得出聪明的人第一个缺点,即想问题追求创意的爽快,但考虑不深。
聪明人的第二个缺点是做事定性较差,不具有持久性。发现个新鲜好玩的事情,学起来很快,但是做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过程中发现另外一个吸引他的事情就会转移注意力,学习另一个事情,而搁置前一个事情。这样的结果是什么都会,但是什么都不精。就比如最近看的王阳明传中在他的墓志铭上说他“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式之习。”可见一个精力旺盛、心思活络的人要想“走上正途”是多么不易。名家之于王阳明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寻常人。能持续在某一个事情之上保持注意力,并且不断专研,对聪明人来说实属不易。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有意思的东西太多,要附于注意力的东西也太多,世界万物仿佛如一个宝库对他们敞开着,他们俯首便能拾起一个宝藏,让他们眼睛里只盯着一个事情持续保持热情,确难做到。
聪明人要克服自己的这两个缺点——不实际、不持久。就要跟聪明的反面“傻瓜”多学学。傻瓜们也分等级,有些人是真傻,在智商上就先天不足。那些“傻瓜”们可能反应比较慢,学事情比较慢,悟性较差。在传统文化中,对于傻瓜们仿佛也是当成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照,给他们留下了更多的处事方法。比如勤能补拙、笨鸟先飞都是在向他们喊话,鼓励他们用后天的努力突破先天的不足。对于聪明人,似乎在传统文化中就比较少留下警醒之言来指导他们。
所以,如果聪明人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做每个事情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一时的新鲜和爽快,而能够静下心来,让自己沉入某个方面,用傻人式的朴素的努力持续精进自己。以更长的人生维度来磨练自己的意识,培养大智慧。做个大智若愚的人,把聪明化成深刻的智慧,而不是肤浅的显摆,能想事也会做事,好过当个表现上聪明但是内里空空,做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头来一事无成,却落得个傻瓜下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