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98404/4dd71ccad3dbc0c9.jpg)
朋友A给朋友B说了一个消息,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受到家暴的事,A是整场事件的见证人,B在听说消息后也是大为恼怒和吃惊。因为是通过网络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B忍着追问的耐心看A一大段一大段的描述事情经过。其中,B忍不住对整场事件中C的一个举动点评了一句“这次太不理智了”,其实也是一时大脑还没时间旋转好的言语,因为听A的描述中对一向理智有头脑的C的本事件产生的不太符合的动作的不解和着急。在A刚刚结束完大段的描述紧接着的是她对B的指责:你的关注点到底对不对啊,逼逼什么等一系列的责怪和兴师问罪。
要说作为身边的亲近的人谁不气恼,事实是从C得知消息后自己也一直在狂骂C对象,网络虽然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但未可避免的的是生硬的文字承载不了你的情感和思想,看到其文字的人也因为个人的判断总会产生误差,这也导致了很多矛盾的产生。
再来说B,她是个对事会全面分析思考原因,再找自己可以做什么和对方应该怎么做才能维护好自己的人。对她来说,A的大段文字传达的更要经过想象具体场景,才能更精准的判断。但A却开始了长达半小时的指责,丝毫未给B一点思考的时间,面对指责,B慌张气愤,只能边思考便传达着对这件事的分析,然A却更来气的批评她的无用,一点不为C气愤。面对滔滔不绝的责骂,B气的直抽气,最终拉黑了一直喋喋不休质问不止的A。
面对事情,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和处理方法都不尽相同,你无法要求别人和你做出同等反应,更不应该觉得对方因未有相同反应而对事冷漠。正如B所想和所习惯的,因为不在场而需要时间去了解和思考,并认为A与B两人之间怒骂C对象的事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样的做法完全帮不到C,徒废时间而已。但我们生活中往往有很多像A甚至自己就是A这样的人,不明就里不听解释的全按自己想法一眛去考量职责批评别人,这也是该想想自己对不对的时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