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小米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她活泼开朗,乐于助人 ,脸上总是挂着暖暖的笑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闪着智慧的光芒,从她的笑容里让人感觉她没有一点烦恼的样子,其实事实上,小米的烦恼就是一上语文课就头疼,所以,语文、数学,英语,她最害怕上语文课,对语文老师有一种莫名地恐惧和抵触。
我很好奇问小米,你和语文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吗?小米看了看我,“你真的很好奇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我不想告诉你。”
我笑着说“没关系,等你想告诉我的时候就来找我吧!”
小米说“我还是以后告诉你吧!”
有一次和小米妈妈聊天的时候听小米妈妈说“小米今天买了一盆含羞草,特别特别开心,嘴里不停念叨说,我终于自己买了一盆含羞草啦,我满足了自己的愿望,真开心!”
接着小米在第二天来到我的工作室就给我讲了一个关于语文老师和小米在一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一年级的小米刚刚进入小学,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对于孩子来说是重要的幼小衔接的过程,不仅要从身体上开始适应,心理上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小米是一个敏感度非常高的孩子,因为小时候被老人家带过,内心的安全感不足,特别会觉言观色,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新的小学环境会让安全感不足的小米感到不知所措,所以,在一年级第一次语文考试中,成绩考的非常不好,也让语文老师有点恼火,把小米归类到了成绩不好的学生,为此加重了小米的情绪压力,从心理开始有了抵触语文老师的情绪。
有一次上语文课时,语文老师为了锻炼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上课的时候带来了一盆含羞草,全班同学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植物,特别特别惊喜,都想去用手去触摸一下神奇的害羞草的叶子,当然也包括可爱好奇的小米,然而,老师用谁的成绩好就有资格到讲台上摸一摸含羞草的叶子。坐在第一排的小米看到别的同学去摸含羞草的叶子,情不自禁站了起来,也伸出了手,语文老师用严厉的声音制止了小米,并告知不让她触摸的理由是她成绩不好。
被制止的小米坐下来后,内心特别的委屈,难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硬生生地把眼泪憋回去了,心里暗自下定一个决心“总有一天,我自己一定要买一盆含羞草,自己一个人玩,哼!有什么了不起的。”
果然,小米今天完成了一年级的自己许下的那个心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被鼓励、被激烈的经历才能真正让孩子能够战胜困难,有勇气面对人生中各种挑战,过多的打击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小米就如同那棵含羞草一样,她内心敏感脆弱却又渴望他人的认可赞美,我们只需温柔地伸出手指轻轻一点,小小的压力就会让她获得动力开发自己的潜能。
场景二
小艺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也进入青春期早期,她是一内向敏感的女孩,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初次见面的时候,她有很多的负面情绪,因为她觉得妈妈爱弟弟多过爱她。有一段时间她和妈妈的关系也是比较紧张的。经常会和妈妈对着干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有一次小艺一看见我就哇哇大哭,伤心欲绝,一边哭一边说着妈妈不公平对待她,她心里就像堵着一块石头压得她喘不上气来。有时候都不想活了。我就陪着她让她尽情的释放出心理的压力,把这股压在心里的负面情绪统统解决掉,因为情绪也是有能量的。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的状态,她的能量也会很低,精神状态会很差,继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没有积极性。只有改变这种状态才能让内心真正的盛开出力量。
小艺告诉我她最近的情绪,有一次在语文课上默写古诗,别的同学没有默写出来,她全对的时候心里特别自豪,充满自信。最近她要参加一个比赛,内心有一些担忧,害怕和紧张。
担忧自己在比赛中得不到好名次,害怕自己实力不够,一想到比赛浑身就会紧张。对于内心的小艺来说,能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已经非常棒啦!这些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少了不会影响什么,一旦多了就会影响到学习。
平时她对自己的妈妈却不敢表达这么多,妈妈对他们的要求比较严格,有一次,妈妈出门办事,让小艺在家看着弟弟写作业。而弟弟贪玩手机,直到妈妈回来发现弟弟的作业一个字都没有写。大发雷霆,把她和弟弟狠狠地打了一顿,直到小艺哭着说“别打了,我错了。”
妈妈停止了打她和弟弟,可是事实上弟弟脾气也很倔强,小艺说的话改变就没有用,弟弟平时在家里也总是和小艺相互吵闹,仗着自己是男孩,是老二总是欺负小艺,为此小艺心里特别恼火,因为弟弟不做作业,自己也被打觉得太不公平了。
在多子女家庭中,这样的场景经常会发生,家里的老小做错了事情,父母都会去责怪做老大,久而久之,老大就会觉得太冤枉了,凭什么埃骂的人总是我,我怎么会这么倒霉呀。都是因为这个弟弟或者妹妹,我讨厌弟弟或者妹妹,我恨弟弟妹妹,这都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更重要的是,父母对于情绪感受的不明白和不理解,这些情绪的挤压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中积累,到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就会全面爆发。
家庭是孩子终身学习的场所,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引路人,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小米是外向的好奇宝宝,小艺是内向的含羞草,性格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只有家长和老师多多了解孩子,少些批评和指责,多说一些赞美认可和鼓励话,让孩子感觉好才能做的好!
鼓励是激发孩子的内在的力量,而打击就是灭掉孩子内心的动力。每天鼓励孩子吧!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https://img.haomeiwen.com/i8950917/c4894b55760ead2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