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嘉淇 幸福双翼学员廖红梅11岁的女儿
坐标 | 深圳
01 家长的“双标”
去年9月的时候,老妈通过她闺蜜的推荐,学习了一个什么家庭教育的课程。
曾经的我们,有时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有时互相残杀,恨之入骨。
老妈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心里想:哼!你学这个有什么用?我看你能坚持多久?
要知道,以前我妈的样子,可是非常“狰狞”的。
有时候,我边写作业边跟同学在手机上聊天,她看到后,就直接上前把手机抢过去。
还愤怒地吼着:“你再这样写,我就把你手机没收!”
我只好把气咽到肚子里,表面无所谓,其实心里可不痛快,但我也不敢反抗,只能独自生闷气。
现在,遇到这种情况,她会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再友好地上前提醒我。
她竟然不爆掉?我很诧异。
慢慢的,随着老妈的温柔提醒,我也逐渐改掉了边写作业边看手机的不良习惯。
当然,她还是会有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朝我发火的时候。
我当然不喜欢发火的她,但,毕竟老妈也是普通人,她总有需要释放的需求。
说实话,我觉得有时候家长们很双标:他们可以自己随意朝孩子发火,却不允许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去年的杯子事件,至今在我心底留下伤痕。
02 因为一个杯子,我被暴打
有一次,我们家来了客人,是我的表姐。
那时,我去上兴趣班了。
等我回到家时,看到我表姐正在用我的一个高级玻璃杯,喝着她那超级苦、而且看着味道也很难喝的中药。
我立马气到爆炸,因为我的底线就是:不允许任何人不经过我的同意,动我的东西。无论是谁,一律不行!
更何况,那个杯子我自己都不舍得用!
我立即愤怒地问:“谁把我这个杯子拿出来给表姐用的?经过我同意了吗?”
老妈说:“是我,怎么啦?你上课去了,我怎么经过你同意?”
我当时就发飙了。
老妈急忙把我叫到房间里去跟我讲道理。
我告诉她我的想法以及我的底线(不是第一次说),然而,这样的解释没有丝毫作用。
但是,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孩子的解释就是顶嘴,有想法就是叛逆。
唉!我觉得自己跟他们完全不在一个世界里。
老妈觉得已经无法与我交谈,于是把老爸叫了过来。
老爸跟我沟通了一会儿,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底线,慢慢的,老爸也怒了。
他拿起竹棍,大约长20cm、宽5cm,对我一顿狂揍。
我已接近崩溃,无所畏惧了,一句话也不说,整个人都被打傻了。
很快,我又要去上课了,午饭也没吃。
我看了眼我被打得红一块、紫一块的腿,有一大个伤口在流脓,还好我穿的是裙子,不咋看得到。
现在回想起来,大腿的伤口处还有几丝疼痛。
后来,对于这件事,爸妈也向我道了歉,并说再给我买一个同款杯子。
我原谅了他们,谁叫我人美心善呢?
说实话,他们能向我道歉是很难得的。以前的他们,肯定不会向我道歉。
他们通过学习,还是有一点改变和不同,我对他们的学习,开始有了一点好感。
03 妈妈像变了个人
前几天,像往常一样,我从兴趣班回来,看到老妈并没有做饭,有点奇怪。
原来,她要带我去外面好好享受享受美食,犒劳我辛苦学习了一周。
我别提有多高兴了,这可是万年难遇呀!
妈妈的眼里,不再只有我的学习,她开始对我的感受和需求,越来越关注了。
现在,我会时不时跟老妈分享我开心和不开心的事,老妈也很愿意跟我一起交流。
跟很多孩子一样,我也是追星族中的一员,老爸老妈并没有反对,反而有那么些支持。
他们说,我喜欢这个明星,肯定是他身上某个点吸引到了我。
只有真正的铁粉,才能懂追星背后的心酸与不容易吧?
我追星、写小说,老妈都没有反对,我感受到她对我的信任和放手,越来越多。
我独自与同学去外面坐公交车玩,她也很支持,说这样可以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慢慢的,老妈给了我向往的自由,我也对她的学习,越来越认可和有好感。
有时,我跟老妈好到可以像闺蜜一样,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自从妈妈学习后,常常有叔叔阿姨给她打电话,想请她做学姐和客串嘉宾。
但她一一都婉转的拒绝了。
我还开玩笑说:“你可真是你那些同学中的'抢手货'啊!”
她说:“对呀,你看我多优秀。”
后来,我才知道,她拒绝的原因有一部分是因为我,她想多留点时间出来陪我,她也不想一天到晚都看手机。
我感受到老妈对我的爱和付出,表面上我毫无波澜,实际心里还是有一些感动的。
妈妈像变了一个人,就连她给我转了钱,我回一声谢谢,她都会夸我很有礼貌。
最让我感动的一点是,她从来不会用成绩作为对我的衡量标准。
我有时也会听一些妈妈的课程,老师讲得真实真情,有人提出疑问,老师也会答疑解惑,感觉很有正能量。
感谢妈妈的学习,让我的生活中多出了一位可以畅聊的好朋友,让我的家变得十分温馨。
老妈说,只要我用美好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世界也会用美好来回报我。
我就再相信老妈一次吧!
04 妈妈的反思:为了面子的教育最失败
非常感谢女儿对妈妈如实如是、认真细致的反馈。
看到文末女儿将我定义好朋友,内心除了喜悦,更多是感动。
孩子提到的那件因为杯子挨打事件,发生在2019年9月,那时,我刚开始学习。
那时,孩子每周六都是全天课程,很辛苦,我也心疼。
那个周六,我的心更是五味杂陈,孩子因为杯子的事情被揍了,而我是罪魁祸首。
前1天周五晚上,我告诉孩子她婉姐(我姨侄女)周六来家里玩,她很高兴很期待,提出周六中午让我和婉姐接她下课。
接到她时,她看到婉姐穿着一身汉服及头饰,表现了一些不满意(注:侄女痴迷汉服,我们长辈对于这种过度有些意见)。
回到家中,看到她喜欢的杯子被用过,问谁用了,喝的什么,我说婉姐喝了感冒药之后,一场风暴就此开启。
孩子情绪大变,非常生气,问那么多杯子为什么偏要用这个?要用为什么没跟她说一声?
我立刻觉察到,是我越界了。
我原以为,她们之前也有共用物品,就顺手拿了这个杯子,现在她在意,我应该接纳她的情绪:“妈妈是随机拿的没想太多,妈妈洗干净。”
孩子不满:“药味洗不干净!”
我:“妈妈再给你买个新的。”
孩子:“什么时候买?”
我:“国庆假期。”
孩子:“要今天买!”
我:“你怎么这样呢?”
孩子:“你为什么要用我杯子呢?要用你也要跟我说啊!”
我:“你在上课,怎么电话?”
孩子:“你可微信信息。”
我:“这么个小事,你和婉姐是家人,这样闹婉姐很尴尬,妈妈是无心的,也想办法解决,你能宽容吗?”
孩子:“你为什么要用我杯子也不说声呢?”
我感觉孩子无法沟通了,有些蛮横无理。
老公开始和孩子沟通,最终,孩子的态度让温和的老公火冒三丈,老公终于出手,孩子大哭……
此时已13:10分,13:20孩子就要出发上课至18:00,最后,孩子没吃午饭没午睡直接去上课了。
17:00孩子来电,让我和婉姐18:00接她下课。
带着愧疚,接到孩子后,我给她买了杯奶茶,边走边聊。
途中她和同学也有嘻闹,我问她今天下午的课程有听懂吗?
孩子说还好,今天英语是新课,有一点点不太懂。
回家吃过晚饭,18:40孩子又去美术课了。
我在家思考今天的情况:这一周,孩子每天学习晚有些累,另外就是看到姐姐穿汉服不太舒服,杯子只是导火索(晚上2人喝奶茶也有同饮1杯)。
而我,在杯子事件中,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生命个体尊重,随意越了界。
另外,我没有及时诚恳的道歉,反而是跟孩子讲道理,也伤了孩子的心。
现在,学习一年后,重新来看待那件让孩子刻骨铭心的事件,我又有了更多的启发。
冲突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没有充分地看见、接纳和尊重孩子,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解释了,也承诺了重新买一个杯子,孩子就应该就此打住、见好就收。
却忘了:孩子心爱的东西不经同意就被用了,她既有表达不满的权利,也有情绪发泄的自由。而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的面子,是姐姐可能会感到尴尬。
当教育是为了家长的面子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唯一的主体,是孩子。孩子的感受、想法,才是教育过程中,最首要的关注对象,而不是——大人的理所当然和面子尊严。
关于我们
幸福双翼专注专业系统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致力于陪伴和支持千万中国家庭迈向幸福。
图片 / Pexels
看完今天的文章
你最大的启发和收获是什么?
赶紧在留言处
跟幸福君说说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