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

作者: 姚嘉麟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21:38 被阅读0次

        “从高卧茅庐的乱世村夫,到德泽华夏的千秋名相。”诸葛亮的一生注定充满了传奇,他守护的帝国已烟消云散,他自己的美名清誉却千秋不息。诸葛亮是一个智者,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臣子,他是如何开启他传奇的一生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首先诸葛亮在隆中对时与刘备说:“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时的诸葛亮已经事先预料到了天下会一分为三的格局,并且给刘备分析的头头是道,可见诸葛亮长远的政治眼光和超凡的军事谋略。他往往能一针见血,看到事情的本质,这就是他的独到之处。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聪颖智慧已经闻名于世,就连刘备都夸赞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可见诸葛孔明在刘备心目中的位置,他协助刘备匡扶汉室,成就霸业,可谓功高盖世。

      其次,诸葛亮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他给自己的儿子写下了著名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很明确的要求自己的儿子提高自身修养,同时要淡泊名利,不能懈怠和急躁。在不紧不慢的淡泊与宁静中,修练自己的学问。这本身也就是诸葛亮自己的做人原则,这种原则让他可以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提升自己。这是一位父亲终身对儿子的告诫,也是自己的人生写照。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德高尚,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于此。

      同时,诸葛亮也是一位忠臣。他对自己的君主刘备十分的信任,从来不会怀疑他。刘备对诸葛亮也是一样,总是言听计从,毫无猜忌怀疑。刘备在临死前曾经这样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能将国家大事都托付给诸葛亮,可见对他极度的肯定与信任。无论刘备是之于自己还是之于国家,这种君臣的互相信任在历史上可谓凤毛麟角。

  刘备毕生的梦想是有朝一日可以匡扶汉室,诸葛亮也倾其一生帮助刘备。《出师表》中这样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备的感激,这段君臣之间相互信任的故事也成为了千古佳话。历代的君王总是会怀疑自己手下臣子,有些比自己还要聪慧的,就会带着一种嫉妒的心理去看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有许多的贤人才子并不被重用的原因。而刘备和诸葛亮却恰恰相反,他们两个之间就像兄弟一样,从来不会互相猜忌怀疑。

      诸葛亮是大名鼎鼎的忠臣和智者的代表。"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他走完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他的英名万古流芳,永垂不朽。人们热爱他、崇敬他,不仅是出于对他匡扶汉室的肯定,更是对他知难而进的人格力量的一种敬慕之感。对于这些伟大的“英雄”人物,我们要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uk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