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上说,尧在选接班人的时候,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放齐举荐尧帝的长子丹朱,说他通达事理,尧却认为他愚顽好斗;大臣讙兜举荐水官共工,说他民意很高,尧却认为他欺上瞒下。最后议到舜,大家都说这个人德行好、口碑好。尧决定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看他的德行到底如何。然后再交他几件事去办,看办得如何。结果舜的德行很好,事情办得很好。最后尧把位置禅让给了舜。
这个“历史”自古至今仍在以讹传讹。细想之后我确信:历史无真相,无不浸透着统治阶级的情感倾向。
捋一捋:尧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女婿,这叫禅让吗?这分明就是世袭嘛!为了更加巩固世袭地位和舜的统治,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共工的民意被尧一票否决,可见民意这个东西自古就是那个一句顶一万句的一万句嘛;一票否决,是想证明尧圣明呢还是说尧独断专横呢;尧交给舜办几件事,舜都办得很好取得了尧的好感,归根结底,取得皇上的好感是最重要的,要不又要一句顶一万句话了。再想一下,哪个皇上交代臣子办事,臣子不尽力的?除非不想好好活了;恐怕不仅是尽力还极尽所能投其所好;更何况是任前考察呢?再说德行,搂着两个公主马上就要即位当皇上了,再傻也会忍一时的。谁又敢保证俩公主没有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后位而提前泄密呢?再说啦,皇上把俩闺女都给你了,你还敢到外面鬼混?这样一捋,德行这个东西真的是不靠谱的。
几千年来,多少反面典型也早就颠覆它了,但几千年来,悖论总是长盛不衰啊……所以,"历史”这个东西不知也罢,它实在是经不起推敲的,分明就是浸透了统治者情感倾向的教科书!糊弄愚人的把戏。呵呵呵呵……
-《偶尔想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