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我们看新闻,时会听到“财政赤字”、“贸易赤字”这类名词,想必大家也明白就是支出大于收入或者流出多于流入的意思。可是为什么我们把入不敷出称为“赤字”呢?
原来,南北朝西魏时期(535—556),陕西武功人苏绰在大统十一年(545)主管国家财政和农业,为了使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能够确保战争的需要,他制定了记账制度。该制度规定,凡记账一律“朱出黑入”,即用红色表示财政支出,用黑色表示收入。后来在记账时,人们将收入用黑色标记,将支出用红色标记;当支出大于收入,表明出现“赤字”。这不仅大大地便利了财政管理,而且由于合理,会计学上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以“赤字”来体现“支大于收”。因为“亏损”一词是支出的成本大于获得的收入的意思,后来“赤字”一词也作亏损之意,比如,有时我们会说“营业赤字”,就表明经营出现了亏损。
《十万个为什么:经济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