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年新接手的这一个班大部分都是被遗忘的孩子。
无论是在学习上、习惯上、陪伴上、心理健康上、认知上,每个孩子几乎都有自己的硬伤,但是他们却不自知,家长也不自知。就这样强化着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孩子们斗智斗勇,最后两败俱伤。家庭关系中这是最悲哀的事情了,我们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要求孩子,孩子从内心需求出发去面的家长。我们都不从对方考虑,最后怎么不会两败俱伤呢?两败俱伤的家庭里最后受伤害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孩子。
昨天晚上读了张文质老师的《教师的使命》,其中一段给了我深刻的反思。那就是小学阶段我们要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遵循孩子成长和儿童天性的。这句话让我开始怀疑我们所坚持的或许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我们老师也没有从孩子的内心需求出发,我们只是从自己的课堂要求出发,这样的对立面有多少孩子能够爱上学习,培养起学习的内驱力呢?所以现在社会说孩子特别是初高中孩子越来越苦越来越累,首先是学业方面的,更多的是心理方面得不到安慰和认可,这才导致他们的学业压力越来越多,出现了更多的心理问题。
张老师在文章中提到一个研究机构的研究孩子在十六岁之前是没有自我改正和修复的能力的,过了十六岁才会慢慢形成。这也让我心里一松,我所焦虑的所着急的,希望在这一年里改正孩子身上不好的习惯或者缺点,的确有些乌托邦的理想了。这么可能呢?特别是孩子们在不同的家庭中生活了十多年,遗传因素是改变不了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夫的,所以我要放松心态,尽自己所能去改变孩子影响孩子。
对于这些被遗忘的孩子,我感觉从学习上几乎是打动不了他们的,他们很多已经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单纯从知识接受层面去打动他们是不现实的。但是我可以从关系上打动他们,就像詹大年校长说的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
这些孩子很多是在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中生活了十多年的,他们所渴望的陪伴和爱是那么稀少,他们所渴望的肯定和看见也几乎没有。所以我这三个月里更多的是从关系层面下手的,我让孩子们知道了即使他们学习不好我也不会放弃他们任何一个人,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教育的初衷。无论学习怎么样的孩子,我们都不应该因为学习否定他们的一生。他们的人生即使在学习上走不下去了,他们只要真诚善良脚踏实地,他们依然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
所以我在日常中我让孩子们感受到对他们的点滴关心,陪他们聊天嬉笑,多与父母沟通希望能够影响改变家长不好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关系鼓励他们哪怕一丁点的进步。我想这短暂的看见持续下去也会慢慢影响孩子的心态的。
上周给一个孩子过了生日,在班级举行了一个简短的生日派对,给他买了生日蛋糕,也给他写了一封生日祝福信。当时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感动,虽然媳妇和我说昨天又犯了错误,我想这并不影响我对他们的关心关爱。他们如何感受我对他们的好是他们的事情,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而且一个行为习惯和家庭中缺少父爱的孩子,我也没有指望一次能够敢动他,所有孩子身上不好的习惯和思想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有无比的耐心和看待孩子一生发展的深邃眼光,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