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从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国际歌
勤俭是走上富裕、幸福之路的源泉。
铺张浪费则是走向贫穷的根源。
人们都向往富足的生活,但总是有不少人包括薪水比较高的工人,挣扎在贫困线上,没有任何储蓄,一旦薪水晚发或失业,立即陷入紧张状态。
虽然意识到贫穷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许多人也致力于消除贫富差距。
事实证明,仅凭借政府之力,并不能达到目的。
丹尼逊先生认为,要摆脱贫困,起码需要两代人的努力。他明确指出,假如这些人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并能被指导着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幸的事件或许就会避免了。
弗兰克林认为“我们因虚度光阴而背负的债务和政府的税务一样沉重;为傲慢所付出的代价是这个的三倍;因愚蠢而受到的惩罚则是它的四倍。所有这一切都不会因政府通过降低税率的条款而得到缓解或消除。”
增加学识,使人明智,抑制膨胀的欲望,学会勤俭、节约,会使人走上富足,能够驾驭金钱,成为金钱的主人。
斯迈尔斯也意识到“仅仅是增加学识,也不一定能减少罪恶。仅赋予人们智慧是远远不够的。聪明的人也可能成为一个高智商的罪犯;他越是聪明,所犯下的罪行也更加恶劣。有鉴于此,人们所受的教育应该在道德和宗教的引导之下。”“因此教育必须在道德和宗教的引导下才能发挥它正面的作用。”
实际上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信仰。想起看到的宣传语“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不正是这个意思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