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
网络模型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
TCP/IP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
物理层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他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数据链路层
主要是将从物理层接收的数据进行MAC地址(网卡的地址)的封装与解封装。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帧。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交换机,数据通过交换机来传输。
网络层
主要将从下层接收到的数据进行IP地址(例 192.168.0.1)的封装与解封装。在这一层工作的设备是路由器,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数据包
传输层
定义了一些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TCP(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与TCP协议恰恰相反,用于传输可靠性不高,数据量小的数据,如QQ聊天数据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传输)。主要是将从下层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段和传输,达到目的地地址后再进行重组。常常把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段。
会话层
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和接收端口)建立数据传输的通路。主要在你的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收会话请求(设备之间需要互相认识,可以是IP地址也可以是MAC或者主机名)
表示层
主要是进行对接收的数据进行解释、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等(也就是把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东西转换成人能够识别的东西。如图片、声音等)
应用层:
主要是一些终端的应用,比如说FTP(各种文件下载),WEB(IE浏览器),QQ之类的(可以理解成我们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东西,就是终端应用)
信息传输过程
传输过程解释:A用户给B用户发送一个信息。
A用户是一个封包的过程(下面是A用户发送信息的时候,信息的封包过程)
- 应用层
需要知道是发自哪个应用程序(例如QQ,微信等),应用层会对信息进行一个封装,将它标记成来自哪个应用程序。- 表示层
表示层会识别这是什么数据(图片?文本?等等),表示层会给数据再进行封装,例如标识成这是一个文本信息。- 会话层
会话层需要知道你是和谁进行会话,所以会话层也会对你的数据进行封装。- 传输层
传输层要知道用什么样的传输方式传输数据(TCP、UDP等等),这一层也需要进行封装。- 网络层
网络层需要知道你要发送给哪个IP地址。这一层也需要封装。-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要知道你的IP地址对应哪个MAC地址,所以这一层也需要封装。- 物理层
将数据转化成了1010001这种形式的数据。B用户是一个拆包的过程(下面是B用户进行接收的时候,信息的拆包过程)
- 物理层
接收到1010001这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获取到MAC地址,来确定信息是不是发送本机的MAC地址- 网络层
网络层获取到了IP地址来确实信息是否发送给本机的IP地址- 传输层
传输层要知道获取到了传输数据的传输方式(TCP、UDP等等),传输层对数据进行解析- 会话层
会话层获取到给谁的会话,会话层对数据进行解析- 表示层
表示层获取到这是什么数据(图片?文本?等等),表示层会给数据再进行解析- 应用层
应用层获取到信息来自哪个应用程序(例如QQ,微信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