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这篇文章不针对某一地域,不针对某一群体。只是写一写自己的经历,何况我所见到的毕竟是个例,只是这个标签是他引引以为耀的,所以拿出来说事,所以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分………………割………………线………………
去年单位来了一个同事(下文简称彬),是衡水一中的,长得白白胖胖的,一口黄牙,说话轻声细语,略显娘炮。这一副印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所以潜意识里不喜欢他,但由于工作原因又不得不和他一个宿舍,也正是因为如此,让我在20多年的人生里,第一次发现一个没有任何优点的的人。
一、刻意去表现的优越感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希望展示给别人的,往往是他最欠缺的,就像不受待见的人总喜欢晒朋友,缺乏自信的人总喜欢晒成就……如果一个人处处炫耀自己,那就说明他是一无是处了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彬刚来的第一天,就在书桌上摆上了一个印有“某水一中”烫金文字的笔记本,一个从来没写过字的笔记本,一个大学都毕业四年了还随身带着的高中笔记本。由于先入为主的坏印象,所以我看他这样,只觉得他在炫耀,尤其是后来聊天的时候,他拍着那个本子跟我说:看到没,我是衡水毕业的。但是他的大学却仅仅是个211而已,而我的大学则是全国排名前十……
当然现在想想,这可能只是学校带来的荣誉感和优越感,倒也无可厚非。
后来的交流中才知道,他是“上边调下来的”,而他虽然从未正面将这一点,却总是在讲上边多么多么难干,好几次下来部门领导都不让他走。言外之意就是“上边”工作不好做,而他却能胜任,还能做的很好。直到他走后,才从接任他的“锋”口中得知,他是因为别的一些原因,总拖部门后腿,才被流放下来的。再后来,我也去了“上面”,却发现锋的说法不仅毫无夸张,甚至可以说是口下积德了。
二、低到贴地的工作能力
他在“上面”干的不好,没有人缘,他在下面堪称更甚。
在他来单位工作的日子里,两级领导明着暗着都给他指正了很多问题,但是他虽然口头唯唯诺诺,但是私底下却不屑一顾,说这个上级办事方法不好,说那个领导工作思路不对。总之就是他的下级,他的同级,他的上级,上级的上级,都是尸位素餐,都是能力地下……直到后来部门主管跟他翻了脸。
对于下属,不管是工作十几年的老人,还是刚来单位的新人,他都“一视同仁”,而且只按照自己的方法来,最终在主持工作的第三周,大家爆发了,在五天的时间里,有四个不同岗位的骨干职员来跟他拍了桌子,甚至两级领导和“上边”来蹲点的领导都在跟我侧面打听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三、喜欢以领导者自居
他总是喜欢把自己摆在领导者的位置上,且不说我们虽然处在管理层,但是级别低的不行,就算是个领导,初来乍到的也得了解了解情况再做动作吧,彬可倒好,来了就找问题,诚然有一些是确实存在且有利于工作的问题,但是有一些则着实让人反感,别人进门不敲门他训斥,出门不关门他训斥,拖地用湿拖把他也训斥,而理由则是湿拖把拖完不便行走,且易滑倒。
而且对于他的本职工作,做的一塌糊涂,但却热衷于找别人的问题,在他眼里,可能就是自己是个领导者,自己的问题不是问题,就算是,也没人会说,而别人的问题则是问题,更是需要他这位领导者“指正”的。
四、喜欢推卸责任
记得有一次,上级部门过来找材料,那时候他已经接手三个多月了,还是一问三不知,可笑的是他非说是我这边从来没准备过那些材料。且不说他来这三个月了,材料多久整理一次都不知道(按规定是每月一封存的,也就是说材料的时效性只有一个月),就算是我没准备,难道你这几个月都不知道问一问?
这让我想到了求学时代,也曾接触过几个衡水的同学,但是大多数人给我的感觉都是木讷,孤傲不合群,眼高手低,但学习成绩却名不副实,四年级没见有拿奖学金的,而那个别的“正常人”,可能才是某水制度的失败品吧。当然,也有可能是我见过的人少,有些以偏概全了。
五、结局
可能不断的软硬钉子终于使彬认清了自己,又或者,他只是觉得他是鹤立鸡群,屈才了,所以他选择了考研。 不得不佩服衡水一中的人的学习能力,从十月份才开始复习,最后还能考到285分。由于工作和院校的特殊性,他最终被录取了。只是他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不受待见的,所以我想真心的问一句:那位来自衡水一中的同事,你在学校还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