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居类动物。
相信这句话就如同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一样。
在心智还不那么成熟时,做什么事情都喜欢成群结伴,觉得这样才是最正确的路子。
比如说上学时期,课间十分钟上个厕所一定要拉上个小伙伴;逛街,一定是三五好友一起;去看电影,一定要有个小伙伴一起......
如果说自己去做这些事情,首先是不会自己去做,不仅仅是无聊,那给人感觉很不合群。
所以当大学好友告诉我她好朋友的故事时,当时真的一万个不理解,为什么选择形单影只呢!
她的好朋友在另外一所学校,听好友说她好像不太喜欢宿舍的舍友,她自己一个人吃饭、上课、自习、逛街,凡是我们大多数人觉得应该结伴而行的事情,她定是一个人去做,她觉得这样很好,效率很高,也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
那个时候的我不理解不说,还经常与大学好友说你这个好朋友可真另类。
在心智成熟时,突然觉得独处真是人生中美好的存在。
当我独处时,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去照顾任何人的情绪;可以放空自己,不需要顾虑自己的沉默寡言是否会给别人带来压力;可以在脑海里走神到天马行空,不需要被迫的接受一些不想要接受的讯息。
独处之时会回忆过去的美好,挽着姥爷的胳膊在大街上一起散步聊天,姥爷还给我讲他当年去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他边讲我还边仰头望着他,心里想着“姥爷可真是年轻啊,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姥爷是为数不多的干净又标致”。
独处之时会畅想未来,清晨时分的晨练从瑜伽开始,三五好友的一周一聚,又或者是随叫随到的嘻嘻哈哈,聊完各自忙各自的事情,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自得。
独处之时会穿越,每每拿到一本喜爱的书就会随着作者而穿越,就像在读《张爱玲的自传》时,仿佛自己也生在了她那个年代,陪着她一起漂洋过海。
独处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不断理清自己的思绪,看得明,拎得清。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是这样描述独处的“说起来,我是那种喜欢独处的性情,表达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这种倾向从年轻时起便一以贯之,始终存在于我的身上。和同什么人一起做什么事相比,我更喜欢一个人默不作声地读书,或者全神贯注地听音乐。只需一个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许多许多来。”
读完村上春树的文字,我想我也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但同时我仍然喜欢同好朋友们在一起的怡然自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