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8日 星期六
上午起完床,就已经九点。这是这周睡的最舒服的一天。
同学昨天约了要来公寓看房,在等他的间隙,锻炼身体。我从今年六月实施健身计划,但公司内训期间,一直没时间做。今天要补上来,真的是身累。
中午请他吃完饭,我就出发去公司。今年是中国人寿成立70周年,公司举办答谢会。我到的时候,才刚刚开始,整个活动就是随机抽取幸运观众,发放礼品,再让来客购买公司的产品。
我很惊讶:保险原来可以这样卖。我一直以为保险是需要一对一讲解,客户明白后再决定。但实际情况却超出了我预期。经过经理介绍完产品,业务员再详加解释,客户就直接在现场刷卡购买。
我没有客户,很难去判断现场签单客户的心理。他们究竟是理性思考完后的决定还是冲动消费?我希望他们都是前者,人们应该理性的看待保险,它是一个商品,也只是一个工具,消费者应该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合理消费,适度购买。它有它的不可替代性,但绝不会是唯一的产品。消费者还是要做好家庭资产配置,而不是听信他人。
这次推出是理财类保险,这让我联想到很早之前的一个问题:家庭应该先买保障类保险,还有闲钱的话,再理财类保险。
有一些人认为:人购买保障类保险可以保障活着,然后才能保证赚钱、消费。而如果先购买理财类保险,人都走了,就留下钱,有什么用?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个人观点。前几天,我刷抖音,看到有一个明星说:自己会购买保险,只要踏出家门,要么人回来,要么钱回来。买了保险,出事故后给付的赔偿金不是留给自己,而是留给亲人使用。
购买保障类保险的人们,可能健健康康的活着,但却缺少可供自己支配的金钱。辛苦半生,终老无钱花,这种生活,真的能接受吗?
当然,这些也都是要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最好的状态自然是保障类和理财类保险都有,如果资金紧张,那就先购买保障类保险(保费会低一些),但是不能有理财类保险没有用的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