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册简书,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了,期间也曾断过一次,但是目前也没有放弃过日更。
忽然想起来,开始来简书写作的起因,是因为我闲。对的,就是闲。一方面,过去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写出来,算是一直在和自己和解吧。另一方面,我的确有那么一点想法,想拿着写作,去弄个副业。不想做纯本专业工作,我就想各种尝试了。
结果不能说成功了吧…
但是失败往往不是最能检验人性的,成功,才是对一个人的本心最大的考验。
正如路遥先生自己所说,“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比起被浮华的喧嚣所包围、在温暖的港湾停靠,重新扬起创作之帆,驶向更广阔的大海,迎接惊涛骇浪,才更能令人感到踏实。
成功时不会轻易放弃的事情,没有成功时也一定能够坚持;同样的,一个人在看不到希望时依然能够坚持,那么在风光无限时,他大抵也会有自己的定力。
不必过分看重和追求结果,沉浸于创造和劳动的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不知道结果怎么样,但是完全沉浸其中,极其专注,极度坦诚。
不为完成而完成,不为赢得荣誉和财富,只是默默投入其中,在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也实现了自我的超越。这其实就是一种双向的成全。
反而,去关注一个虚无的结果,顾虑太多,却容易让人裹足不前。
我们现在写文章,会随手发出来,不像从前的作者那样,一部作品往往打磨了很久,经受了时间的检验、岁月的洗礼,以及内心的煎熬,绕了一大圈,才有机会与读者会面。
处于这样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互联网放大了个人价值,给予每个人平台和机会,大家起跑时,就已经站在了一个高点,一开始就拥有展示自我和被看见的机会;
不幸的是,起跑线上人山人海,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被淹没于人海。
时代变了,但本质上,任何一个创作者,想要走得更远,还是需要有好的作品为依托。究竟怎样才算“好”,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但在路上,能够创作和劳动,属实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越来越相信,最幸福的事,不是终于等到有一天,被鲜花和掌声簇拥着,聚光灯下闪耀着。
对于创作者而言,幸福就是,一颗心始终愿意为一个长久的目标跳动着,一想到这件事,浑身充满力量;一旦开始行动,就越发有了信心。
心里有个“怕”,怕写得不好,怕石沉大海,怕才华撑不起梦想,怕一生太匆匆,时间一晃而过,仍在泥潭里打滚。
心里也有个“信”,相信、确信——任何事都有个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
怯懦是真的,勇敢也是真的。
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而坚持,那么即便暂时身处迷雾,也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未来的路。
喜欢文字,就让文字说话,用文字开路,哪怕山高路远,无人问津。
最后也希望简书能越办越好,期待下一个十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