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多事,都是青蛙爬出井底的过程,跳三米,掉两米。但是有的青蛙没有放弃每天往上跳,最后跳出去了。有的青蛙嫌弃往下掉,索性不跳,每天掉的更多到了万丈深渊
今天忽然想起来,小的时候一道数学题。一只青蛙,从一个10米的井里往上跳,白天跳3米,晚上往下出溜1米,问青蛙几天能够从井里挑出来?
以前只是觉得这是一道算术题,一道考验思维的题,今天我才发现,这个题,蕴含着一些哲理。给我以下几个启示:
1、不怕慢,就怕站
我有时候觉得,我就是那只青蛙,一直跳来跳去,有时候高兴了,往上跳一跳,有时候累了,就歇一歇。但是不论这井有多深,只要坚持不懈的,积极往上跳,总有一天,能跳出这个井。当抬头往上看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多远到井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往下掉了两米,有时候会觉得累了,不想跳了。如果停滞不前,那就是不进则退。
2、为什么往下掉?
蓄力——厚积薄发。有时候面对很多事,急于求成,总是心浮气躁,着急上火,甚至小时候看到这个题,我都替青蛙着急,不掉多好?设想,到了晚上,不休息,青蛙接着往上跳,会出现过劳的情况,可能会累的需要更长的时间休息,可能会带大的损伤,可能掉下去,就再也没机会跳了。所以适合时宜的休息,是一种积蓄力量的过程,蓄满力量,再次出发。
3、凡事并非一蹴而就
并不是说,青蛙一直跳跳跳,就能跳出井底,这是漫长的,需要坚持的过程。有很多事,都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比如说,不是学了1+1=2,在生活中就能用到它,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忘记,在学习,再忘记……就在这种过程中,才慢慢积累了知识。如果我们是一直积极的青蛙,我们的生活应该是锯齿状上升的,前进前进,回来巩固巩固,前进前进,再回来巩固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