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整理了下区块链的认识与理解,如下图
整个图片三横三纵:
三横:最底层的共识机制、承载的合约与数据、各个社区成员的应用管理系统。
三纵:三个社区成员(节点用户)的彼此应用管理,与通过去中心化系统的相互连接。
这套思考框架由四个思考点组成,前三个对应的三横,思考的是技术能做什么,最后一个对应的是三纵,思考的是人能看到什么、用到什么、得到什么。
思考1:共识机制
共识最基础的,是整套系统的基石。不过,要在这一层有所作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理论上的难度和技术的难度都相对较高。关键是,投入大量人员和时间,却难以见到产出。
即便资金雄厚、开明而又拥有狂野欲望的老板,能够容忍更长的时间,中层的管理人员也只能给自己6个月的时间。
投入大,产出少,这种无法满足“短、平、快”需求的事情,最终结果就是:
某个开源项目独领风骚
几乎被所有人采纳
正如今天,除了极端特殊的情况,没有哪个公司会从零开始搞一套自己的操作系统、独立开发一个内核。
让少数人去搞定最困难的事情,大多数人直接使用他们的成果。
但在国家层面上,美国有ios有安卓,有比特币,俄罗斯有以太坊,但中国呢?
中国需要有自己的系统。
思考2智能合约与应用管理
区块链1.0时代,比特币作为私密支付工具;区块链2.0时代,以太坊智能合约。能够与平台、钱包进行智能合约,分叉的子币也和以太坊进行智能合约。
区块链3.0,那一定是真正地生活应用落地。
我们都知道,区块链的特质是点对点传送、分布式存储与共识机制。
而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系统特点是开放性、合约性、溯源性。
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更彻底些,应该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系统工具并通过系统进行管理,而并非只有技术开发人员有这个权利。
合约性:通过智能合约、通证担保,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第三方信任的环境进行互信连接、数据交换。
溯源性:区块信息追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连接网,源头可溯。
思考3: 人
思考框架的前半部分到此为止,前半部分的主要思索的是“能做什么、如何做”。后半部分要思考“人”。再贴一遍图片。
请仔细观察,从纵向上能看到什么?
每个人都能通过系统连接,以此去中心化!
通过系统,人能够去连接周边、连接互联网与连接人脉。
连接周边,周边的人,最天然信用圈,因为你就在我附近,我们彼此看得见,摸得着,关乎脸面,不会那么“缺德”;
连接互联网,那就现在的各大互联网平台的人,微信、微博、淘宝,各自推广;
连接人脉,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亲近的一度人脉,你的爸爸妈妈,你的好友,他们也有自己的朋友,而这是你的二度人脉,二度人脉的盆友是你的三度人脉。有道是,三度人脉即可连接全球。这些人脉有可溯源,你要是坑了你的朋友的朋友,你要在你朋友的面前如何自处?
如此,没有一个中心化权力管控、担保,一切都是人和人自由的连接中。
这就是我的思考,未来,有一个强大的系统,这个系统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它讲究,绅士,智慧。
它不会逼你去到它的“平台”上推广,它只是给你诸多工具提供连接方式来帮助你,帮你连接其他成千上万的人,建立你们之间的联系。它不会取代你,控制你,吸取你的精力为他贡献流量,它把权力完全交还给你,扩展你的感知与能力,让你好好生活……
如果你有更新的框架、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请一定与我分享,打破思想上的桎梏,是种至尊享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