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的起源
《易经》的《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古代哲学家认为早期社会也像后世一样以一夫一妻为基本构成家庭,再构成更大的组织。事实并非如此:
所以人类的婚姻,是以全无禁例始,逐渐发生加繁其禁例,即缩小其通婚的范围,而成为今日的形态的。以一夫一妻的家庭,为原始的男女关系,实属错误。
现代的家庭,与其说是源于人的本性,倒不如说是源于生活情形。
家庭的起源,是由于女子的奴役;而其需要,则是立在两性分工的经济原因上的。与满足性欲,实无多大关系。
我此前从没想过家庭是因何诞生,认为人当然要结婚,而结了婚就当然的有了家庭。读了这段话,我意识到,原始社会是不存在婚姻和家庭的,大家就很随意的群居在一起。而后由于女子受到奴役,成为了男人的私人物品,负担一切劳役,这才开始有了家庭这个概念。那么,为什么需要家庭呢?因为两性在经济上的分工有所不同,一方需要在经济上依附于另一方。而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则取决于分工所造成的其在经济来源上承担责任的大小。
看来很多看似平常的社会现象都有着不寻常的历史源头,或许理解了这些源头,今后分析社会问题可以更深入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