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周末愉快~
这是我的第39篇简书原创文章,关于金钱与教育。
十几年前刚认识先生的时候,就看到他的书架上有一整套的《穷爸爸富爸爸》,后来看他经常翻翻,我也没有动想看的念头,这种书向来不是我的口味。(其实深层的潜意识是:我不太想和钱有太亲密的关系。)
早上看到今天的阅读题材是《穷爸爸富爸爸》时,我突然有种“终于松了口气”的感觉,好像是窥探了很久的一件藏品,总算是有机会将它一睹为快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5880/fe0ba3a2599bf2a6.png)
书没读完,却依然感触良多。
1、选择。
穷爸爸和富爸爸出身差距很大,但都深信教育的力量,然而他们给出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两个爸爸会给出截然相反的建议。
这就需要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做出选择。这与李笑来在升级大脑操作系统中讲到的选择是一致的,选择促成行动,行动决定命运,这是一环扣一环。作者在两种不同的建议中加入自己的思考,问自己“他为什么这样说”之类的问题,从而得出属于自己的解决方案。这是作者在接受两位爸爸建议之后经过思考整合得出自己的思想,这是属于他自己的大脑操作系统,并非直接的拿来主义。
2、陈述句VS疑问句。
穷爸爸和富爸爸与作者在沟通方式上最大的区别是:一个爸爸喜欢用陈述句。这件事情我做不到/这个是因为政府有限制/我现在可支付不起。另一个爸爸喜欢用疑问句。我怎样才能做到这件事情呢?/我该如何做才能付得起呢?
一个让你看到现实情况,然后放弃。
另一个则促使你去想办法。
这让我想到我经常和家长们说的“启发式提问”。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习惯于告诉孩子做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
请收拾好你的玩具。赶紧做作业。洗手吃饭啦。等等。
当孩子习惯于被动接受指令去做事,又如何去学会独立思考呢?
所以不妨换种方式:你打算如何安排你今晚的作业呢?还有五分钟就可以吃饭了,你是想自己洗手呢还是妈妈带你一起洗手?
使用疑问句的启发式提问,让孩子的脑细胞活跃起来,就像富爸爸时常说的:“脑袋越用越活,脑袋越活,挣钱就越多。”
学会思考,是我们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的一种能力,也是受用终身的重要品质。
3、我不为钱工作,钱要为我工作。
两个爸爸都很重视教育和学习,但两人对于什么才是重要的、应该学习些什么的看法却不一致。
穷爸爸主张正轨教育读好大学找好工作很重要,富爸爸则鼓励作者学习挣钱,去了解钱的运动规律并让这一规律为我所用,要让钱为我工作。
于是,作者在九岁那年开始学习挣钱,并且价值观直接倾向于富爸爸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选择,而选择促进行动,然后决定命运。
4、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很多时候,生活不对你说些蛇呢,它只是推着你转,每一次推,它都像是在说“喂,醒一醒,有些东西我想让你学。”
是的,我们都是被生活推动着转着走着的。因为毕业了,要出来工作。因为相爱了,要走进婚姻。因为有了孩子,有了责任。因为有了责任,不能辜负一个生命的托付而再次努力学习,拼命成长……
而最后,终于发现,推动我们的不止是生活,还有前方那一缕叫做希望的光。
作者简介:定平,两个男孩的妈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广东电视台和事佬栏目特约亲子讲师。
爱阅读,爱书写,爱溜娃的半全职妈妈一枚,志在协助更多妈妈共同成长,轻松养育孩子,收获幸福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