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当父母的时候就经常听到一句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时候大部分人对这句话的认识都是孩子教育从小抓起,参加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甚至是从胎教开始。即使有很多一开始奉行自由快乐成长教育观的家长,在周围这种竞争氛围中也会慢慢变得焦虑,不知不觉地加入这个阵营。
后来有人提出质疑:都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起跑线到底在哪里?
这个提问异常关键,既然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起码得知道起跑线在哪里才能有正确的起步。
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最大的谎言?
其中有一个高赞的回答:
这句话不是谎言,只不过用错了对象。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不是将来往死里折腾孩子,而是现在往死里折腾自己,因为你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你的经济能力,学识修养,道德三观,眼界品味,决定了你的孩子从哪开始跑,往哪跑,怎么跑。
孩子的起跑线在我们自己身上。你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决定了你的方向和方法,孩子就像一块橡皮泥,你自身的修养和理念决定了你怎么去塑造他,他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比如说我的孩子,从出生到前一个月,一直都是在我身边,虽然平时上班是奶奶或是外婆照顾,但是衣食住行教育事无巨细我都会关注,所以大方向是没问题的。
这个过程,无可厚非,日常的照顾也因是奶奶或是外婆而有所不同,因为他们两个人的性格和习惯也是截然不同的,孩子多少会带有他们的一些习惯。这也是我比较头痛的地方,平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沟通。
而最近这一个月,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孩子带回奶奶家戒奶,三个星期才带回来过了个周末,短短三周的时间,我从孩子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绝大部分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语言爆发期的孩子,掌握了很多新词汇,语言模仿能力很强,偶尔会蹦一两个爷爷奶奶的家乡话;
脾气变得很大,频率高,时间长,感觉像变了个孩子;以前偶尔会发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总体上是个很温和的孩子,大部分时候还是听劝的,可现在对于自己想要的表现得不依不饶;
饮食习惯不好,经常坐在床上吃东西;孩子奶奶是一个很粗糙的人,个人行为习惯不太注意,所以在照顾孩子的过程自然也让孩子养成了不注意的习惯;
睡眠不规律,经常玩到半夜一两点才睡觉,而且夜里奶奶经常要检查他是否需要换尿不湿,而这又会吵醒他,经常半夜起来玩一两个小时再睡觉,大人孩子都得不到有效的休息;
孩子本来已经有摆脱尿不湿的欲望,想要袅袅或拉臭臭的时候都会说,去到爷爷奶奶家他们还是连哄带骗给他穿上尿不湿,新买的坐便器也沦为玩具;
在家里已经慢慢戒掉爱吃零食的习惯,去到那边爷爷喜欢用零食逗他;
……
你会发现,孩子主要由谁来照顾,身上就带有那个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烙印,这次孩子回来的变化让我很痛心。
孩子出生前,我跟他爸爸就有过共识,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所以这一年多以来虽然很累,每天都靠意志力撑着,可是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离开我们。
而最近却不得不把孩子放到爷爷奶奶家,这让我非常愧疚和难过。一方面担心孩子的教育和生活,另一方面也担心他的身心健康。
我想,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如何可以做到这点,无非就以下两种方式:
辞职自己带孩子;
请个靠谱的育婴师;
而这两种方式都需要经济支持,目前这是我们的软肋。收入纯粹靠工资,每月房贷房租,不是一笔小数目,单纯靠孩子爸爸的收入不足以支撑,而我们目前每月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突然觉得,自己过去几十年的放纵都在今天得到了报应,孩子的起跑线眼看要输在我们身上了。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如何提升自身的素养?
如何提高身体素质,可以有体力照顾孩子?
如何增加收入?
也就是要往死里折腾自己,只有你自己足够强大,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养分,更多体验这个世界的机会,你就是孩子的跳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