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心理治疗师(一)

我的心理治疗师(一)

作者: 在草地上睡觉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22:55 被阅读0次

         

    梵高《星空》

          在过往的人生经历中,我肯定是有过心理疾病的。这世上,谁没有受过原生家庭的影响,谁没有时而异常焦虑时而异常乐观的双相症状,谁没有过在自负与自卑之间无缝切换,谁没有过在深夜的黑灯瞎火中的自问自答,谁没有遭受过命运之神大手的蹂躏……。

          我发现自己有强迫和控制的心理状态,是因为在一段特殊的时期里我的身体肌肉很僵硬,不能被人触碰;不会哭;手脚冰冷,呼出的气息冰冷,心也会随之变得冷酷;不相信任何人,常常会产生被害心理。

          这个时期的经历就像一棵一棵稻草汇成一摞一摞草堆,分不出来是哪一根就能压死骆驼,也不知道明明稻草像那雪花般飘落下来怎么就没有压倒骆驼。虽然所有的细节情节对话表情像刚刚回放,所有歇斯底里彷徨无助的感觉都还记忆犹新。

            我并没有去看心理医生,书是我的第一位心理治疗师。

            小学在叔叔家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基督山伯爵》、《飘》、《红与黑》、《静静的顿河》等等,自己瞎看,还总结了一些人生歪理:凡是热衷于追名逐利的人物如官员、富商大贾什么的都是大反派,是作家们最不喜欢的角色,淡泊名利的人物都是正面人物,就是作家写在小说里自己的化身。遇到困难不放弃的就是正义化身,逃避现实放纵堕落的就是反面人物。就是这种非黑即白的人生观,陪我跌跌撞撞四处碰壁走过了黑暗的青春期,让我在青年时代坚决地抵制各种成功机会的诱惑,安于过平庸平常平静的生活。

            大学期间看荷马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黑格尔的《美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托夫》、简·奥斯丁的《劝导》、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等等。我既看莫言的《生死疲劳》、贾平凹的《废都》、王朔的《过把瘾就死》,也看沈从文的《边城》、钱钟书的《围城》、林语堂的《红牡丹》。这时期看的书对提升我在音乐艺术上的领悟和树立爱情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艺女青年傻白甜中带点小傲娇的气质逐渐成型。

          后来,真实的生活狠狠地教训了我。在经历了爱人背叛、亲人远离、生活艰辛一系列家庭变故后,多年来看过的书指导我勇敢地站起来面对这一切。面对爱情逝去我会像《劝导》里的安妮,不强求不纠缠,坚强面对,勇敢走出沼泽地。我好像看到作家们的笔墨浓缩聚集,把书里的人物汇合成一个人,这个人没有具体的形象,不男不女,不高不矮,他可以出现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充满智慧,他会用手抚摸我最痛的地方,她用无声的温柔为我打开另一片天空。

          现在,我做饭的时候会唱歌,听着音乐会跳舞,看到有一点点温情的故事就会热泪盈眶。

    书柜一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心理治疗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dv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