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有三个女儿,熟悉老李的人都知道其实老李家开始是一儿一女而不是三个女儿,因村里孩子们之间的嬉戏打闹误伤了老李十岁的儿子,让老李失去了家里唯一的男孩。虽然当时政策允许老李再生一个孩子,但一心想再要个男孩子的老李又连着生了两个女儿,于是老李家就有了三个女儿。
乡下重男轻女的思想难免会重一些,老李虽然读过书,也见过世面,但失去了儿子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两个小女儿聪明、可爱,能给老李家带来一些欢乐,但女儿终究难以弥补老李俩口子没有儿子的遗憾。失去儿子的老李,受不了丧子的打击,成天情绪低落,人也变得寡言少语起来,最终还放弃了当年引以为豪的职业,变卖了曾经当成宝贝疙瘩的神牛牌拖拉机。在那个物质极度困乏的年代,“万元户”极其罕见,能花上万元买得起神牛拖拉机,一身傲气的老李曾也是风云人物。李夫人虽然性格开朗,每年在儿子的生辰和忌日,也总是忍不住一个人痛哭一场。儿子常挂嘴边,人也变得唠叨起来。慢慢的,“要是我哥在"也成了两个小女儿嘴上的口头禅。
老李家二女儿出生的时候,大女儿已经十岁,到了慢慢懂事的年龄,会主动分担家务,帮忙干些农活。老大曾经在寒冬腊月结冰的湖面给妹妹洗尿片,在学校午休的时候去地里拨花生,农忙的时候还要在家里帮忙照看年幼的妹妹,为了不影响学习,老大还曾抱着年幼的妹妹去上学。李夫人常在老大面前唠叨家里没有个儿子,会被村里人欺侮,被村里人瞧不起。这些言语让已经懂事的大女儿,心里很不舒服,也很不服气。每当母亲说这些话的时候,老大总是拿邻居家虽然有儿子,但儿子不争气的事例来反驳母亲,就算只有女儿又如何,女儿争气,跟儿子一样。生个不争气的儿子,还不如生个女儿。李夫人每次总是说女儿不懂,就算生个不争气的儿子,那也是男孩,跟女儿不一样。李夫人一直想要个男孩,有时候甚至想着去抱养一个,在计划生育政策史上最严的那个年代,谁还有会有男孩子送人呢。
慢慢长大懂事的大女儿,在经历了家庭变故之后,不希望两个妹妹在家庭阴影中长大,也不愿意看到父母成天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她想去改变这一切。她知道要想改变这一切,只有她变得有出息了,才能让父母重展笑颜,让家里重新充满欢笑。在农村,有出息的典型标志就是考上大学,有份体面的工作。想到这些,刚初中毕业的大女儿,突然有种想读书的强烈愿望。也是源于这种强烈的愿望,让老大冲破重重阻力,赢得了高考的机会。苦心人,天不负,老大在当年最差的高中,却考出了最好的成绩,成为村里第一个考上本科的女生。为庆祝女儿考上大学,老李摆了场酒,扬眉吐气的在对联上写下“斯文第一人”。
老大大学毕业的时候,可以分配回县城教书,但老大选择了放弃,因为她知道身上的责任与担子,回家教书那点微薄的收入,难以支撑起一个家。于是老大签约了外省的一家企业,一个人去了外地工作,期间又考上了研究生。老李家的两个小女儿也很争气,两人同一年考上大学,并且和大姐一样,在大学时就入了党,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更厉害的是两个人年年都拿到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再加上平时参加些兼职,两个人自己解决了读书期间的生活费问题。其中老二大学毕业时还直接保送读了研究生。
如今,老李家三个女儿均已成家,都在省城工作,也都在省城安家,还共同出资在乡下给老俩口建了新房子。三个女婿能理解老俩口的不容易,对老俩口格外的孝顺。前些年老李肾结石手术,女儿女婿们抢着出钱治病,轮流在医院照料。去年老李上山砍树,不小心摔了一跤,在武汉的两个女婿连夜开车赶回老家把老李接到身边照料。老李虽然只有三个女儿,可老李觉得自己还拥有三个儿子。如今老俩口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女儿们带孩子,孩子们“爷爷”“爷爷”的叫声,是老李最大的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