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年读书总结

2018年读书总结

作者: 逐日free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01:20 被阅读251次

    2018已经过去了,照例整理一下这一年读过的书,算是一个小总结。

    《政治的人生》 推荐

    这本书自从去年11月之后,一时洛阳纸贵,95年出版的作品现在炒的热火,因为在豆瓣上写了短评,至今每天微博上都有人来找我要PDF版。

    作者不用说,三朝元老,大学士,当年他还只是复旦大学的教授,刚带着学生赢了大专辩论赛,写了《狮城舌战》。这本书是作者的日记,记录了一些平日的随想随录,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微博合集。当年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教授,所以写了这么多东西,并且出版,万万没想到后来成了帝国的大学士。

    最大的感受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学界精英严格的自律和审美情趣,从日记中可以看出对工作上进和刻苦,平日里看到花花草草随笔写下的诗,还有90年代对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时代的电子消费等前沿议题的远见。最最深刻他在游北戴河留下的一句诗

    再现中流滔万倾,似见湘客又搏击。

    《郁金香热》 推荐

    阅读的第一本“甲骨文丛书”,17年1月纯粹是因为凑单买下了这本书,恰逢数字货币的爆火,18年在币圈最狂热的时候读这本书,可以说是相当的应景了。

    以前总听说郁金香泡沫,然后作者翻遍史料,从地方日志、民间传说、当时的小说里面考据踪迹,试图还原当年所发生的一切。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对郁金香图腾式的崇拜开始,到后来皇室和贵族对郁金香的追捧,这种花草作为一种IP是如何从贵族传播至民间,民众是如何对它进行疯狂的追逐,传播的路径和当事人作者都进行了严格的考究。

    说一些书中的细节,郁金香最火热的时候,所有的酒馆、咖啡馆都在谈论花球的买卖,在当时商业经济最发达的荷兰,由于极品花种的稀缺,现货交易都无法满足市场的期待,民众自发形成了大规模的花球期货市场,并且对本是一个整体的种球进行无限切割交易,以克为单位进行买卖,跟后来的股票市场如出一辙。

    书中对这场大泡沫的社会现象也做了总结,当时荷兰经贸商业发达,人们手里储蓄较多,热钱涌动,社会也盛行奢靡之风,这种虚拟泡沫经济也才有了生存盛行的土壤,如果不是郁金香,一定还会有其他标的物,也许是其他的某件艺术品或工艺品,最后还列举了人类历史上其他植物类的泡沫经济,其中也包括了80年代中国长春的“君子兰热”。

    这本书细节丰富,非常值得一读,里面很多珍贵的史料,让人惊叹,尤其是对比数字货币的火热,各种细节吻合度超高,而且也让人更深刻形象地理解一些经济现象的本质和一些交易行为形成的根源。

    这本书最后是在汤泉良子的汗蒸房里面读完的,回忆起去年冬天在北京那些日子的点点滴滴,很是怀恋,尤其是想念那时经常跟我一起泡澡的朋友们。

    《国防论》 推荐

    蒋百里,民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英的父亲,钱学森的岳父,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当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剑带走。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这部《国防论》是二战中国军队战略的总纲要,书的扉页上作者饱含深情地写下一句话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现在看来这句话是绝望的情绪中透露出的希望,可惜的是蒋先生在38年就去世了,没能看到自己布下的宏观战略最终为民族赢得了胜利。

    说回这本书内容本身。十年前读《明朝那些事儿》里面有一段对战争实力的阐述,为什么常常会有20万军队打赢60万军队的案例,因为战争不像地痞流氓打群架,人数多就有绝对优势。大规模战争中军队建制的设立、人员的管理、信息上传下达的流动、各种地形排兵布阵的考究、各兵种的协同配合、后勤保障、单兵素质等等,是一个政治实体管理水平综合实力的考验。

    《国防论》里面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一场战争的各种要素,从物流、到经济、到运输,到征兵制,到军队意识形态的统一和管理,如何设计各道防线在整个国家不同地形中的纵深布局。还讲述了很多欧美军事学的最新理论,空军在现代战争的作用,空军的机动性和骑兵突击性如何做对比,在空战背景下应该怎么跟敌人打。

    中国国土疆域辽阔,三级地形,纵深布局,用空间换时间,守土抗战,不畏鲸吞,只怕蚕食,要做好全面持久抗战的准备,开战利用地形阻击日军攻势,在第二棱线(湖南)跟敌人形成对峙(著名的长沙保卫战),这些抗战中的大战略都是源于顶层设计,相比来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更像是有点拾人牙慧了。

    这本书一方面可以学习到军事常识,了解到中国这个地域下国防的特性,一方面可以从中感受到当年民族的精英们真挚的爱国情感,看到现在电视上的“抗日神剧”,真是有些无赖。

    《呼兰河传》 推荐

    著名文青女作家萧红的作品。今年4月份离职之后去了一趟东北,在哈尔滨的“果戈里书店”购得这本书,那里是萧红的故乡,旁边就是“萧红中学”。

    全书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描写了东北一座小镇的风土人情,笔下的人物很真实。和鲁迅一样,左翼作家萧红的笔下,国人麻木式的善良,看起来每个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在封建礼教的体系下,一副活生生的“吃人”画卷向读者展开。封建社会对女性精神肉体上的摧残,每个人的命运都是那么的悲哀和不幸。

    想起鲁迅先生对国人的评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部《呼兰河传》通篇下来就是这种悲凉的感觉。

    小说中唯一让我感觉清新光明的片段便是作者童年在祖父家院子里跟自然亲近的时光,那是一个童心未泯未受教化的女孩最自由天性的时光,值得一提的是,小学课文《祖父的园子》就是节选这一段。

    年初在果戈里大道上买下这本书,如果去哈尔滨,“果戈里书店”值得一去,欧式的装潢跟这座城市也很搭,当年的远东大都市至今还是洋楼遍地,俄罗斯风情、日式建筑和苏联的风格在这里交织,遗憾的是没能在冬天来一睹冰城的面貌。

    《生死场》 一般

    跟《呼兰河传》一起买的,萧红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前半部分和呼兰河类似,主要讲东北大地上人民生活。后面讲东北这种老实巴交的农民在日军的侵略下悲惨的生活,以及他们如何自发组织起抵抗,反抗意识的觉醒。在绝望中透露着希望。

    其实这部作品日军的侵略倒是外因,作者讨论更多的是国人民族精神上的一些问题。

    其实对于了解萧红来说,《呼兰河传》就够了

    《全中国都下雨》 一般

    这本书说来凑巧,17年开始迷上了曾经天涯著名的历史博主“莎莉熊”,考古般地Google天涯里面十年前的蛛丝马迹,知道了作者虞慧瞳,当年熊粉首领,话说十年前的互联网跟今天真是天壤之别,文青的圣地,天涯也是这些老网民们舞文弄墨的地方。

    《全中国都下雨》原名在《汶川地震中的生死爱情》,十年前在天涯连载的小说,作者虞慧瞳已经去世,现在网上搜她的名字,都是天涯网友们悼念她的文章。这本书倒是真绝版了,在孔夫子二手网上书店买来的。

    故事的内容大致是08年发生的一些都市爱情故事,里面有关于人生、爱情、命运的探讨,有关世俗、性、来世今生。有些故弄玄虚,最终女主角在汶川地震之后前往灾区当志愿者,回成都的路上意外离世。

    说来巧的是,这本书是回成都后,周末窝在沙发和浴缸里读完的,正好那个周末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成都也是下着雨。故事里关于08年的描写,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十年前。

    年初的雪灾、藏区的314、汶川的512,那一年太多太多的记忆,这部小说让那些片段浮现出来,真是恍如隔世啊~

    《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一般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的后续,他的书读起来很畅快,08年到18年的大纪事,正好这十年也是自己印象深刻的十年,也是国内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不过从书的角度来说内容很单薄,更像是纸媒时代年末特刊,一些代表性新闻事件的简报摘要。说到财经商业史,吴晓波当然是第一,不过最近新秀“饭统戴老板”的东西也着实不错,写得大开大合。

    《野心时代:在新中国追求财富、真相和信仰》推荐

    14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非小说类图书,奥巴马逛书店买的就是这本书。

    作者欧逸文,《纽约客》驻华记者,这本书就是他驻华十几年自己对中国的观察和看法,非虚构文学,所有人物都是真实的,从韩寒到一些敏感人士,到财新传媒的胡主编,欧先生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记录十几年来的一切。

    从高层到底层,纪实的同时也夹杂了西方人独特的视角,总结一句,就是十几年来中国财富涌动,从工厂里“疯狂英语”的火爆,到世纪佳缘的“龚海燕”,到一些***事件,中国这片土地上暗流涌动、各种冲突、新旧对抗,历史火车滚滚向前的大时代。

    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对世纪佳缘创始人龚海燕的采访。龚曾经高中辍学,在批发市场当过商贩,到珠海当过厂妹,后来复学参加高考考入北大中文系,保送到复旦读新闻。

    后来拿着做家教赚的钱当启动资金,赶上互联网的浪潮,把世纪佳缘做到纳斯达克上市。

    欧逸文采访龚的地点是在北京顺义郊区的别墅中,她的邻居都是些叫得上名字的社会名流,这是一个多么“中国梦”的故事。

    还有就是欧逸文对胡舒立和财新传媒的一些看法,他把胡舒立成为中国最不能惹的女人。具体的内容就不便说了。

    这本书记录的时间到2012年就截止了,有些遗憾。

    看这本书的起源还来自于1月份欧先生对吴京的采访,17年《战狼》的大火也是西方记者对中国社会观察的绝佳样本。采访之后写下了万字长篇报道Making China Great Again,搬梯子可看,去年二月的某个周天下午,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看了这篇报道,然后叫台湾的朋友帮我代购了《野心时代》

    《数字化生存》推荐

    大一的时候范老师推荐的专业课外书,现在才看。读完真是相见恨晚!

    这部95年出版的书,深深地影响了国内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当年读过这本书的人大多数都处在当今互联网科技圈的高层,看一些公司的重大战略和决策,多多少少能看到尼葛洛·庞帝的影子。这是为什么陈天桥当年为什么那么想做“电视盒子”,都从这本书找得到根源。

    20年前他对“数字化生存”的预测大多数都实现了,VR和AR的预言还正是进行时,语音交互正在慢慢成为现实。

    对自己今天的工作,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从这本书开始就更加关注MIT“媒体实验室”的一些文章和研究成果了。

    这本书也让我想起一些之前在百度工作的细节,书中说“视窗”是人机交互的一次飞跃,其背后是计算机图形化显示技术的成熟,后来的“手势”是移动互联网上人机交互的又一次飞跃,其背后是触屏显示技术的发展,回想起Qi在新风会上的一段阐述

    苹果公司就是干对了一件事情——把手指做对了,下一代人机交互的飞跃目前来看就是语音交互,所以duer os必须要做好。

    就在去年上半年,我离开了百度,Qi也离开了,想来还是有些感伤。每期新风会Qi精力充沛的演讲,每次都看直播,真正的All Hands Meeting。

    有空这本书还值得读几遍。

    《零售的哲学》 一般

    10月份到宿迁出差,iPad上下载了电子书,宿迁没有机场,只能飞徐州,中途又去了一趟上海,在飞机和高铁上看完了这本书。

    自己的新工作是在一家零售公司,所以也是本着多了解一些业务知识读了这本书。

    总的来说还行,不过有点像企业的外宣手册,自己也天天跟711打交道,也对比过日本的711,台湾的711 以及自己楼下的711,所以里面的内容感同身受。

    711发展几个重要的时机,从美国引入,加盟模式,选址,引入ATM取款机,自己开银行,引入PB(private brand)模式的商品,每一步都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里面有很多方法论,其实跟C端的互联网产品思维类似——用户体验导向,迭代,量化分析,追求极致,品牌定位,除此之外不同的是还涉及到供应链和物流。

    日本的便利店管理和品牌都非常优秀,个人觉得除了书中提到的各种对用户体验的卓越追求和创新之外,主要还得益于东亚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密度街区”,无论是东京还是上海,街区都是高密度的,这导致了特定的零售需求,这是便利店发展的商业土壤。

    《零售心理战》 不推荐

    跟《零售的哲学》一套的,同样的话用另一个口吻说了一遍,不过我也很好奇,711是没其他人吗?书里面写的所有的重要创新,都是作者铃木敏文干的,其他人呢?这背后的原因或许就是日企为什么越来越江河日下吧。

    《魔都》推荐

    10月份到宿迁出差,周末偷偷溜了上海,这本书是在南京西路的“钟书阁”买的。

    这是上海第一次被称作“魔都”,来自于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他本人没啥大名气,倒是发明“魔都”一词让中国人记住了他。

    说到中国游记,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游记》更出名,作者应该也是对芥川中国游的一词追风。

    不过这部游记让我惊喜的是30年代左右日本人对上海的看法。

    上海人管外地人叫“乡巴子”,日本人叫“日巴子”,,以前觉得上海人太高傲,看完这本书之后就不怪上海人装逼了,因为作者从东京到上海之后就像乡下人进城般一路感叹,,感叹上海的马路,繁华和遍地洋楼,比东京大气高端太多。

    去年参观八宝山陵园看见欧阳靖宇伉俪情深的墓碑,看完这部游记,想不到欧阳当年还和作者一起去苏州找小姐,看花国大总统,啧啧啧

    《长乐路》 推荐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书,本年度看的第二本外国记者写中国。

    因为去上海玩的两天正好在长乐路见了朋友,所以对这本书有了极大的兴趣。

    作者是ABC的驻华记者,在长乐路住了七八年,采访了很多长乐路上的街坊邻居,通过他们的故事,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向美国读者讲述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切。

    书中涉及到一些拆迁问题,比较敏感,也是当年的几个大新闻事件。里面还记录了上海知青下乡、返城,农民工离开自己世世代代生活的土地,到城里谋生活,并且站住脚跟。通过人物经历的穿插讲述,描绘了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变化。

    其实外国记者的非虚构作品最符合“春秋笔法”的定义,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字里行间把该说的都说了,其实世界上也没有100%还原度的复述,所有的描述和记录都是只能做到尽可能客观真实。

    不过伟奇的故事是真让我印象深刻,出身于长乐路的弄堂贫民窟,童年时期父亲死于强拆,后来母亲常年上访,一个悲惨的家庭按道理应该是透着各种不幸。但是伟奇在历经挫折后通过高考一路读到了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政治学博士,现在是香港的“投行精英”,接受记者的采访,谈起父亲的事情,更多的心态是释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而且还冷静地跟作者探讨社会转型中的冲突和对抗。

    这个故事简直太能代表China这片土地发生的一切了。

    《红楼梦》推荐

    说来惭愧,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读“四大名著”,今年这部大块头也是占据了我最大的阅读时间。

    关于它不敢评价太多,靠研究它都养活了好多人。不过可以零零散散谈谈我自己感受。

    从价值上,《红楼梦》最大价值是可以作为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里面几乎白描的形式记录下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日常点滴,从上到下的描写,尤其是人际关系细腻的把握,草蛇灰线的谋篇布局,而且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看到这个大体制下的矛盾和弊端。

    从细节上来看,作为“清代王思聪”,光里面对食物的描写都让我惊叹。

    说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情节。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这一段有些“淫”,不过凤姐的厉害之处和高超的手腕让人感叹,更别说后来她怎么害死尤二姐了。我想尤二姐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我曾跟丁书记谈论过女性职场性骚扰的事情,长得漂亮的女性在职场中遇到性骚扰,到底该怎么处理?同样一家公司,性骚扰很严重,有的女性只能选择离职,但是“王熙凤式”的女性却可以游刃有余,片叶不沾身,还能平步青云,这里面需要太多的“政治智慧”了,贾瑞这种蠢货跟凤姐就不是一个维度的对手。

    黛玉葬花,简直是文艺青年的巅峰了,也只有清代王思聪的大户人家才有这种文艺情趣了。“葬花”背后是忧郁公主林黛玉人生观的投射,就像有一句她说过,大致意思是很多人喜聚不喜散,既然有聚就有散,那还是别聚了,这样就不会有“散”的悲伤了,所以林姑娘看到聚会和热闹也都高兴不起来。乐天派的人生哲学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林姑娘是大大相反,看待一切都是悲观的。

    刘姥姥的情节是作者把封建社会这种阶级差异暴露出来给读者看,刘姥姥这个穷亲戚进大观园,园子里多少“中产”偷偷看她笑话,这些丫鬟不过都是些依附权贵的小虾米,但是在刘姥姥面前自觉身份高贵起来,也符合中产者的特性,在无产者面前的优越感和以踩踏取笑无产者的乐趣。刘姥姥在作者笔下倒还是很可爱,不卑不亢又懂得自嘲,关键是贾府落难之后对巧姐的照顾,当然这也得益于王熙凤当初的恩惠,但是比起某些人的“势力”和“落井下石”强多了。很多左派人士对这个情节不满意,觉得《红楼梦》中的无产者没有反抗意识,这是封建礼教的麻痹。我倒觉得这些情理和人事是社会的粘合剂,非要处处强调反抗,是对文明和历史的毁灭。王熙凤无疑是优秀的掌舵者,当家也真是不容易啊。

    晴雯撕扇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情节。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这是晴雯的判词。晴雯和袭人是两个对照人物,袭人很清楚自己作为丫鬟的社会地位,老实本分,小心翼翼,深怕跨越雷池半步。相反,晴雯则是集浪漫主义于一身的女性,随性、自我是她的性格特点,“撕扇”就是最好的体现。贾宝玉对她撕扇鼓励

    “你爱砸就砸。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搧的,你要撕着玩儿也可以使得,只是别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欢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砸了也是使得的,只别在气头儿上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听撕的声儿。”宝玉听了,便笑着递给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撕的好!再撕响些!”

    啥叫浪漫?这就是浪漫!超越物质和世俗是束缚,由着性子来就行~可是俗话说“要浪漫,先浪费”,这种事情清代王思聪可以干,作为王思聪的丫鬟,有资格“撕扇”吗?如果是袭人,她会任贾宝玉撕扇砸盘,开心完了自己来做清洁收拾干净,免得碎玻璃伤了主子的脚,但是晴雯跟着宝玉一起玩闹,这是她作为性情中人的浪漫,这是我喜欢她地方,这也是她人生悲剧的根源,没有认清自己的位置,越雷池了,这是触犯了大忌,贾宝玉这个面对体制软弱不堪的死娘炮救不了她。

    其实从这里面延伸出来一个问题,也是自己悟出的一个道理,人生在世,每个人手里都抓着一副牌,人要对资源有驾驭能力,如果驾驭能力不足,起手抓的好牌有可能是祸害。最典型的就是女人的美貌,看似上天对你的眷顾,实质上如果驾驭不好这就是人生悲剧的根源,对于男人来说,继承来的财富和权力更需要驾驭能力,因为一旦不小心,带来的就是杀身之祸。

    不过我还是喜欢晴雯,欣赏羡慕她即使身为下贱,也要心比天高的高傲,这是一颗自由没有经过阉割的灵魂。

    这也让我想起《颐和园》中余红对自己的评价

    在战争中流尽鲜血,在和平中寸步难行。

    这就是浪漫的代价,也是“晴雯”和“余红”的人生的根源。

    探春改革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章节。隐约记忆中探春的改革就是“开源节流”,靠园子里搞承包制和责任制开源,靠削减日常运营费用例如胭脂钱和少爷的零花钱来截流,开源造成分管业务的人“油水”减少,截流更是导致整个大观园的消费降级,纯粹是两头不讨好。而背后的高层利益集团,王夫人和贾母虽然很欣赏探春的才能,但实质上是保守派,毕竟老人,对待变革的态度本身就是软弱的。而名义最高行政长官王熙凤态度就更暧昧了,一方面身体不支,另一方面她把探春推到前台,不排除是为自己规避风险。而探春作为“庶出”的身份,血统不高贵,领导力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自然大打折扣,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影响力太小,几乎没有基本盘,所以这是一场还没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改革。

    “身在贾府,血统又不纯正”,空有一副报国之志,试图挽救江河日下的大观园,与其费心费力还不如捞几笔为自己铺后路。让人悲哀的是,大观园里面的男性,一个个都是些死娘炮,老的想着纳妾,小的要么是花天酒地,跑车夜店,要么天天扎在女人堆,大事都让女人来扛。贾府入不敷出,衰败隐现的时候,血统高贵的贾政、贾琏、贾宝玉每天都在干些啥。全篇中唯一喜欢的男性是冯紫英,篇幅很少,却是全书中英气十足的男性。

    秋蟹咏也让我印象深刻。因为读到这部分的时候,正好是秋蟹季,阳澄湖的大闸蟹配上绍兴黄酒,自己在家中也附庸了书中的风雅,奈何书中人物饮酒品蟹的娱乐活动是吟诗作对,自己没啥才华,只能跟我家那位划乱劈材了~哈哈哈

    《红楼梦》不愧是古典小说的巅峰,读起来就太费性子了,现在这个时代人心这么浮躁,文字晦涩,自己也是陆续花了一年的时间才读完,不过能耐着性子读完还是有成就感,更关键的是读完之后非常惊叹。下次再读红楼梦应该是几十年以后了,那个时候人的心境跟现在又完全不同了,期待那时候的我还能看到自己现在的这些感受。

    《艰难的制造》推荐

    去年读了阿耐洋洋洒洒的《大江东去》,今年拜读了这部续作。

    相比《大江东去》,这部续作火候差的远,上一部的宋运辉和杨巡成了配角,雷东宝更是成了跑龙套。男主角柳钧是宋运辉的人设的延续,对技术研发的执着、对理想的坚持几乎是完美角色。

    小说讲从1998年到2008年的商业故事,正好跟到98年截止到《大江东去》衔接。与男主角对应的男二号钱宏明是玩资本游戏高手,最后在08年经济寒冬中跳楼自杀真是让人心寒惋惜。他要是再撑几个月就可以等到“四万亿”的出台了,这十年来资产价格的飞涨,钱宏明的财富将是指数级的增长,奈何他没能等到这一天。

    其实这也映射作者的价值观,阿耐终究还是实业派和工业党,立场还是放在制造业上。

    08年那场经济危机,自己已经有亲身感受。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故事有原型,记忆中10年左右温州老板大规模跑路、跳楼的新闻还记忆犹新,那场“钱荒”的最高潮时“吴英”案,跟小说中钱宏英两姐妹的故事相似度极高,这个案件也注定载入司法史和经济史。

    在2018年的寒冬看这个故事,真是有些应景。看十年前的“钱荒”、裁员风波,感慨万千,无论是企业和个人都不能盲目扩张,宏观经济的影响会超出任何个人的努力,个人和企业也应该随时有应对经济周期锤打的准备。总之,希望2019会好起来~

    《童年的消逝》推荐

    尼尔波玆曼的代表作,《娱乐至死》是作者对视听传播带来理性文化消逝的批判,那这本《童年的消逝》则是从“童年”这个概念入手,分析以电视为代表的视听媒介对现有文化的冲击。

    “成人”和“儿童”之间究竟的差别在哪里?作者认为在印刷术普及之前的中世纪,儿童和成年人是没有差别的,因为信息都靠口语和肢体传播,所以儿童和成年人在信息面前没有秘密,“童年”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

    印刷术普及之后,正是产生了童年的概念。原因是因为阅读是一项门槛较高的能力,也就是麦克卢汉所谓的“热媒介”,通过单一的感官渠道,需要调动大量的理性能力才能从文字中获取信息。正因为有了“阅读”的门槛,造成了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成年人在儿童面前会有“秘密”,这一道信息鸿沟区分出来“童年”的概念。

    而随着电视这种视听媒介的发展(今天的短视频时代更是极端),试听媒介作为一种不需要调动理性思维的信息获取渠道,儿童和成年人又站在了一条线上。正如今天,小学生和成年人都刷抖音快手,接触到的信息没有任何区别,所以经常会发现现在的小孩啥都懂,其实这就是“童年”的消逝。

    不过有一个争论,那就是“童年”这个概念到底是被“发明”的,还是“发现”的。作者认为“童年”是被印刷术文化发明出来的概念,而我认同其他学者的一些观点,“童年”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存在的,是人们发现了它,并把它命名为“童年”。因为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在不停地或许信息,提高认知,要达到跟成年人同等的认知水平,也有从0到1的阶段,这是有一个时间段的,而试听媒介的普及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段缩短了。儿童和成年人接受同样的视听信息,造成的结果是儿童的迅速成人化,成人的巨婴化,这也是为什么常说“南抖音,北快手,智障界的两泰斗”。想到的一个比较合适的例证,鲁迅先生《故乡》中的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闰土没读过书,所以没有印刷术的鸿沟,但是少年和成年之间强烈的对比算是一个例证,有些文化上的教化不一定非要通过文字来传播。

    不过这本书让我对小孩教育有了一点感悟,小孩一定要从小养成阅读能力,控制跟视听媒介接触的时间。这是对儿童理性思维的培养,也是拉开跟同龄人差距的方式。信息获取能力的差异,日积月累下来将是惊人的。

    总结

    今年的阅读量没有赶上去年,原因之一是《红楼梦》这个大块头占用了太多时间。还有就是今年工作和生活上的杂事比较多。这几年来读的书都没有太多的规划,都是随性而读,19年开始要做一些规划了,合理分配一下时间。让我想起花总去年的一片采访稿信息的获取与处理能力决定了你在信息社会的阶层,自己要学会review信息获取的渠道。这一年也有一些遗憾,19年加油吧。

    也欢迎各位朋友给我推荐一些好书好内容,社科类的,虚构类的,专业类的都可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对2019我还是充满期待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读书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hy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