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考研,学习
我知道背了会忘,但是我怕来不及,所以只能往前赶

我知道背了会忘,但是我怕来不及,所以只能往前赶

作者: de45455cf169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18:30 被阅读6次

           背书最痛苦的时候,是我好不容易紧赶慢赶的背完了一本,往前一翻,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记得,为了稳住自已,安慰自己恐慌的情绪,我就会跟自己说,没事的,你已经努力了,考试的时候就能想起来了。然后考试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考完蹲在墙角哭。

           这对我来说非常常见,几乎是在大学四年每年期末包括考研考雅思考心理咨询考教师资格等等各种试的时候重演一次,哭完积极认错,然后死性不改。我学的又是中文,分分钟几千年的文学史,历朝历代的作家作品何其多,在大学只有期末考试的情况下,我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在考试周疯狂突击,把几千年的文学史往脑袋里塞,往往是前一天晚上挑灯夜战,第二天早上直接考试,在考场上就像用衣裙兜着水果的小孩子一样,把脑袋里堪堪装下的知识一股脑地往试卷上倾倒,能碰上哪题就写哪题,最后得分完全靠天收,或者是浓浓的师生情。我大一大二都是这样过来的。每一个学期,我都是先松后紧,平常上完课书本就扔了,绝对不在上课以外的时间摸它,考试周的时候把书翻的哗啦啦地响,指望着它赐予我一些神助。然后考试前晚猛灌自己咖啡,真的很痛苦,一边想睡,一边又强撑着不睡,书本上的知识看着看着就开始打转了。那个时候就会在心里狠狠发誓,我下学期一定不这样了!一定提前背书!提前复习!然后下学期照旧。

          考研的时候,我痛定思痛,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后来我发现了原因:

          我太着急,我害怕背不完,我害怕来不及,我一个劲地向前赶,因而忽略了脚下的路是否稳当。

           众所周知,考研是一个长期的记忆过程。一般来说考研的复习周期都有半年及以上的时间,要考的书也很多,比如我复习创意写作的时候,就背了将近二十本书,最困难的当属一系列的文学史啦。再加上之前备考学硕,还额外背了几本文学理论、批评史的书等等。当我看到那一摞书堆在桌上,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因为积习难改,我下意识地用之前对付期末考试的方法来对付它们,打算尽量速战速决。

            为了能尽快把这些书背完,我给自己列了很严格的计划,比如6月前完成一轮,要背完哪几本书(到现在我还记得当时我在本子上用最大号的笔写道“6月前这些不背完就死定了!”还有“恋恋有词再不背完就来不及了!”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离计划截至的时间越来越近,我越来越着急,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以往凭借短期记忆的知识,现在竟然越背越慢,效率越来越低。我开始焦虑,我开始慌了手脚,负面情绪愈加抑制了我的能力。每一天,我的大脑门上都顶了四个字“背不完了!”或是“来不及了!”。

           为了赶上我给自己设定的计划,为了缓解情绪,为了让自己好受些,我开始下意识地忽略自己背书的质量,我给自己安排好每天背书的量,比如古代文学史一章,现代文学史一章,当代文学史一章等,然后疯狂地往下继续背,一章接一章,书页翻的越来越快,我看着自己“已经背过了的厚厚一沓书页”,心里有了稍许安定“这么多我都背完了呢。”当我终于赶在计划的时间之前背完,我松了口气,有一种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但同时,我心里有一种隐隐的不安,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伤的我体无完肤,且这种不安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甚,我甚至不敢去溯源这股不安来自哪。

           复习到5月的时候,我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北大的数学博士写的。他提出了“复利”思维,提出“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口号,提出“进步本”的利器,都让我大开眼界,我的认知思维从那接纳新的理论,也开始认识到自己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问题,但我并没有立刻做出改变,我这种自尊心极强的人没法接受“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实,也无法承受在这么宝贵的复习时间里我竟然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天什么结果都没有获得的事实。而且这一种“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方式太慢了,我不敢拿它来赌我的考研,我怕来不及,我怕做错了,所以我干脆选择自己熟悉的常用的方式,抱着一种一错到底的荒谬勇气往下走。

            8月结束的时候,我艰难地在学硕和专硕之间做出选择。因为这个选择,我主动停了下来。我依然记得那个下午,我把需要背的书摆在桌上,其中大部分是背过的,封面翻卷,处处折痕,荧光笔划了一道又一道,它们是我亲手造就的产物,是我最亲密的战友。但是,我开始审视它们,以最冷静客观的方式统计和检测,我到底还记得多少。检测出来的结果使我崩溃,每一本书翻开,那些笔记重点标记的清清楚楚,但是一合上,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心底那处隐忧,那处不安再次翻涌上来,我怔愣在椅子上,终于明白,三个月,或许更早,这实打实的挫败让我明白,我错了,我不该惩一时之快,我不该急于求成。我太着急,我害怕来不及,我为了赶进度而背书,我为了“把这些规定的书目背完”而背书,而不是为了“记住知识点”去背书。表面上看我跟上了节奏,背了很多,但内里,我还是和以前一样,大脑空空如也,只能徒劳地用自欺欺人的安慰来填满。于是我跟自己说,停下吧,朋友,难道你没有感觉到,每走一步都是摇摇欲坠的么?难道你没有感觉到,你看似费尽千辛万苦堆积起来的知识,其实是空中楼阁地基不稳么?难道你还要继续营造这种虚假的“成就感”来自我安慰么?

            这对我来说是灭顶之灾,还剩下三个月的时间,我几乎要从头来过,而那个时候筋疲力尽的我几乎丧失了重拾旧山河的信心了。在一系列的心情调整之后,我开始重新振作。

           从那开始,我放慢脚步,开始认真践行这种“复利”法则,这个其实很简单,我个人理解,它的意思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把握住自己能够掌握的进步”。记得小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名字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一直印象深刻。试想,如果前一步不走稳,后一步又怎么会踩住呢?这又像是那个多米诺骨牌,只有前一块倒下,后一块才可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点一点,一块一块,达到你要的结果。如果把这个法则放在考研或者任何一个考试的复习来说,就是“复习”。复习对我来说是最痛苦的,因为我喜新厌旧,只想开始新的内容,不想回过头去吃自己已经嚼过的东西,以前的我认为重复旧的东西是在做无用功,我看不到即时的成就,唯有继续复习新的内容才能让我往前走,让我骄傲地在计划本上划下一个大大的勾(我那颗焦灼的心啊,只想一个劲地往前走)。所以每次理智上提醒自己要复习的时候,我都是极不耐烦的,觉得它占用了我前进的时间,因此,我的空中楼阁越来越高,摇摇欲坠,眼看就快要考试,我的楼塌了。

           针对复习本身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反而很简单,困难的是你如何克制住自己焦灼的心和喜新厌旧的不耐烦,困难的是你如何能顶住焦虑顶住压力然后慢下来去复习旧知识,困难的是你如何让理智告诉你如果此刻不复习,以后越积越多一样会压垮你,困难的是你是否会选择当下快速向前然后再回过头来补救还是选择虽然慢但每一步都稳稳当当从不后退的前进。当我抛出这个选择题的时候,我不知道你会选择什么,但是我知道,我总是屈从于现实的焦灼选择先走再救。即便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即便我知道这样做会一脚踩空,即便我知道背着忘着两者相互一抵消我根本就是在白费力气,即便我知道这会对我的考研产生致命的伤害。我都知道,但是我做不到。我没法每天闭眼之前看不到切切实实的前进,比如又背了几章节,比如又背了几页单词,我需要哪怕是虚假的表面上的前进来填补我焦灼的心。1月、3月、6月、8月,我每一天都在着急,每一天都在害怕,我害怕背不完,所以我根本不敢去想我到底有多少是背了就忘掉的,好像只要一想我就会顷刻之间泄了气,失去继续向前走的勇气,很多时候,就是这快速地不断向前的进度给了我继续下去的勇气。

           我摒弃了之前的背书方法和不良习惯,按下自己那颗恐惧焦灼的心,不停地告诉自己,如果你不复习,如果你不一步一步走,以后你吃的亏更大。前有血泪教训,后有考试在即,我近乎是以背水一战的心态重新开始。我又拿起熟悉的书本,开始一点一点的背书,然后按照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滚动复习。在复习进度上,我也不像之前那样过度强求自己的大脑,而是去测试我到底一个小时,一天以最高效率能背多少,然后再制定计划。以前的我是个暴君,规定多少就多少,根本不管我的脑袋能不能做到,但现在我跟他商量。

           背书的时候,我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胡思乱想(比如会想还有多久能背完这面,还有多久能背完这本,还有几个月就考试了来不来得及),摒除了大部分杂念,开始关注自己背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面,每一个章节,正是这些“一点一点”才能搭建起我整个知识框架。我开始不断地给自己灌输“如果这个词我记不住我就记不住下一个词,如果这句话我记不住我就记不住整段话”,所以在背书的时候,我一定是确保前一个背熟了再进行下一个,我走的很慢,但我不后退。

            我也是后来才明白,每个人每天即使不进步,但是能保持住不后退都是很难的,须知,人都是会遗忘的,我们活着忘了多少事情啊?所以当我们急吼吼向前冲的时候,遗忘的频次也会越来越高,就像一个有缺口的水壶,你往里面装的水越多越急,漏出去的水也会更多。如果人可以每天在不后退的基础上,加一点,再加一点,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一点叠加你的力量,那你甚至可以推倒月球。这就是所谓的复利,或者说是指数增长。指数增长是先慢后快的,但是大多数人,在“慢”的那个过程里就会受不了而放弃,所以坚持不到它爆炸式增长的那一刻。我现在也还依然做不到每天都复习学过的知识,考研结束后我身上的压力骤轻,对自己的要求也放松了许多,考雅思的时候欲速则不达的老毛病又犯,好在周期较短,及时改正,但是我每天都在努力逼着自己去回顾,逼着自己在看书的时候下意识地往前翻翻,逼着自己在做笔记的时候浏览之前做过的,这些小事,对我这种极度喜新厌旧的人来说,真的挺难的。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我从那位博士学长的文章中学来的,当你按照一定的频率复习(比如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时,你的大脑会渐渐熟悉你的复习方式,这样,记忆这个能力本身也会在规律性的记忆活动中逐步增长,越往后,同样一篇文章,你会记得比之前更快忘得更慢。所以这个过程,一定要熬过最开始的“慢”,才有后来的“快”,慢慢来,比较快。

           综上,考研,甚至是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研需要长期记忆,不可能一蹴而就,复习,一定要记住复习,不要担心背不完这件事,不是背完了所有的参考书就可以考高的分,关键是你记住了多少,可为你所用的知识有多少,在考场上你能写出来的有多少,这才是你背书的目的啊。背不完也没有关系,我没有背完,我的很多师兄师姐也没有背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重要的是你手中牢牢握住的有多少,和你到底能够如何将手中的知识发挥到极致。

            如果你的焦灼压着你不愿意回头重新来,没有关系,慢慢来,你可以慢慢练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能力,我就是这样锻炼自己的,比如在早起这件事上,我放弃了以往那种今天九十点醒明天就硬要自己五六点起床的愚蠢要求,而是每天提早睡一点,闹钟提早定一点,我曾用一个星期,把自己的生物钟从晚12早9一点一点调到晚11早6这样,并且后来再也不需要闹钟就可以自己准时醒来。同时,在一点一点早起的过程中,我还能感觉到我的身体没有以往那么抗拒,反而更多的是服帖地顺从,这种感觉就像你的身体是你最忠诚的部下,和你一起战斗,真的很棒。

            加油,胡适先生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现在仅是九月,一切还来得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知道背了会忘,但是我怕来不及,所以只能往前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j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