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12”,是五月份第二个周日,是美国的母亲节,更是我们国家的防灾减灾日。但感觉到母亲节的氛围比防灾减灾日比较多。母亲节为什么在中国越来越得到认可和重视?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 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的纪念日,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是为了表达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设立“防灾减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其实,节日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结晶和载体,具有广泛覆盖、不断重复、寓教于乐的特点,对人的影响很大,所以重大的人伦节日对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儿子给他妈妈送了一束康乃馨,看他妈妈高兴的劲,我都有点羡慕。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提倡母爱、母教,另一方面提倡爱母、孝亲。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对子女有一种出于本能的无私的慈爱,子女就要有一种孝心的回报表现,一种表达爱心的行为方式。
今早去给老母亲请了安,母亲正和几个老太太在单元门口聊天,我拥抱了一下母亲,说是今天是母亲节,您想要点啥?母亲说啥也不要,这一个拥抱比什么都好,惹得周围几个老太太一阵大笑。其实,儿女只要把孝心放在心中,把母亲记挂在心中,什么时候都是母亲节。
母亲节给母亲一个拥抱,只要她健康、高兴就好。
网友评论